青岛崂山区:以数字技术重塑教育生态 打造智慧教育山海样本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8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马秀明)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青岛市崂山区以“创新驱动、全域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构建“121N”体系、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出覆盖教学全场景的智慧教育生态,绘就了“AI驱动精准教学”的崭新图景。从一支“智慧笔”引发的课堂革命,到三维智能体系的全面落地,崂山教育以数据为纽带、以技术为引擎,书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筑基拓新:构建全域数字化教育基座
崂山区将基础设施建设视为数字化转型的根基,通过“强基础、重保障、快普及”三大策略,构建起全国领先的智慧教育网络。全区41所学校完成智慧教育设施升级,1057个班级配备AI课堂评价系统,3万余名3至9年级学生免费获得智慧学习设备,38所学校操场部署智慧体测系统。教育城域网实现中小学及幼儿园全覆盖,万兆裸光纤与无线网络构建起高速数据通道,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在数据生态建设方面,崂山区创新打造教育数字基座,整合智慧教学、AI课堂评价、心理测评等16个系统,打通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据接口,形成覆盖“教、学、研、管、评”全链条的数据网络。该基座不仅实现多模态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更通过联动精标注策略,将学生学业数据、行为特征与核心素养维度精准关联,构建起动态更新的师生数字画像库,为精准教学提供科学循证支持。
课堂革命:从经验驱动到数据赋能
走进崂山区实验学校的语文课堂,智能笔尖划过点阵纸的沙沙声中,书写轨迹、思考时长等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教师杨佳仪的教学终端即时生成可视化报告:“全班文言文理解达标率83%,第5题错误率集中,建议推送对比阅读材料。”这种“靶向滴灌”式教学,正是崂山区“精准教学模式簇”的生动实践。通过AI课堂评价系统分析31万余节课,系统可自动识别学生知识薄弱点,为教师提供分层练习建议。数据显示,采用精准教学模式后,数学轴对称知识点的班级平均分提升12分,标准差缩小40%,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
在乡村学校晓望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同样焕发活力。30名学生CIO经过专业培训,成为连接技术与教学的“数字桥梁”。他们不仅协助教师操作智慧设备,更通过“晨晓·希望”积分兑换机制,将数字化学习转化为可见成长动力。校长韩瑞新表示:“智慧平台让乡村学生获得与城区同质的优质资源,AI学伴的个性化辅导更弥补了家庭教育短板,数字化成为教育公平的重要推手。”
感谢您的精彩分享~
发表于 前天 17:06
来自 广东省
回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