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11/12/1900229aae56e5-1f63-4f9e-b67b-a8600be7c9f9.png&aid=1164824&bussinessType=2&tid=1158466[图片]您对一辆大型SUV、MPV车内空间布局/座椅数量的关注点是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想法吗摘选回复1:1. 空间利用和第三排座椅舒适性,现在的主流6座车,主要在强化第二排,零重力等技术都在应用,但是第三排没有做很好的强化,体验很多车,第三排勉强能用,现在第三排座椅的海绵太薄,坐垫太短,长时间乘坐会很不舒服。2. 座椅灵活性,后两排放到可以形成一个纯平的大空间3. 第3排通道的便利性,需要设计一个比较宽的通道,让第三排上下车比较方便。4. 第三排的安全性,相比于两排布局,第三排如果被追尾距离碰撞更近,需要加强碰撞安全建议:1. 新能源时代可以向车头借空间,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可以不需要那么长的发动机舱2. 设计薄的电池包,降低坐台高度,提高车内空间3. 多功能座椅,类似**mix那种4. 上下车体验升级,上车下车时候第二排座椅可以自动往两边移形成一个比较宽的过道,需要检测第三排是否有人,如果没人就不用移动,否则体验会不好。同时联动展开电动踏板和降低车身(有空悬)5. 设置露营模式,支持语音一键放平摘选回复2:我对一辆大型SUV、MPV车内空间布局的关注点是1. 灵活性与舒适性平衡,更倾向于  2+2+2六座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通道宽敞,方便照顾婴儿或老人进出第三排,且每位乘员拥有独立空间,长途不易疲劳。  2. 对儿童与老人友好设计,主要是需大于等于2个ISOFIX接口,后排车窗防夹手功能。  低地台+侧滑门、B柱扶手、台阶式踏板,减少老人上下车弯腰幅度。建议:1.安静和健康,最好有双层隔音玻璃+静音轮胎,高速车内噪音≤60分贝;希望做到 “零甲醛”环保材料+AQS空气净化保护婴儿呼吸健康。2. 后排娱乐屏,安抚孩子哭闹;副驾或二排一键躺平,方便宝妈哺乳或休息;5°C冷藏母乳/50°C加热辅食(eπ008),熄火后持续工作12小时。摘选回复3:主要关注布局要合理,乘坐舒适,方便可折叠,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专用的座位和空间布局;个人建议如下:1,座椅布局按照2+2+2设计,这座位数量可以说是舒适兼具空间的最优解!理由如下:第三排空间在尾部,还有后备箱,采用2+2+3的布局肯定是会牺牲掉车辆的美观性、舒适型以及后备箱的空间。车辆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但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车辆的外观也要求优美惊艳,设计成2+2+2的布局,车辆尾部的空间受限减少,外观设计的发挥空间更大,所以设计出惊艳的外观可能性更多。2,建议座椅数量6座即可,2+2+2的布局,最好是可折叠。现在二胎家庭增多,5座布局不够,7座又多余。6座布局可以涵盖二胎家庭一家6口全家出行的所有场景,而且第三排空间大了,人员通过性更好,乘坐也更舒适,设计成可折叠也更方便。3,2+2+2的布局,主要涉及爸爸妈妈,儿童,以及老人,所以车上的布局要考虑三代人不同的需求,比如儿童,座椅可以考虑设计不同年龄段都适用的安全座椅,空间布局要结合儿童日常携带的东西设计。比如老人,要结合老年人随身携带的物品设计布局。摘选回复4:选几座,真得看家里平时常出门的人数。就像我家,虽然偶尔全家总动员,但平时大部分时间,也就是我加上双方父母中的一方。算下来,六座真的比七座香太多了! 你想想,七座车,第三排通常都比较挤,坐久了不舒服。但六座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2+2+2的布局,第二排俩独立座椅,那舒适度简直是享受级别的!有扶手,空间也宽敞,上下车也方便。我当时就觉得,平时用得多的,就得是舒服的。全家都有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其实没那么多,与其为了那偶尔一两次的满载牺牲平时的舒适性,不如把重心放在六座上,整体体验感好太多了。我当初在选车的时候:第二排座椅: 这个绝对是重中之重!第二排带能带个加热、通风、按摩的话,长途坐着是真的舒服。毕竟家人坐得舒服最重要。第三排空间: 即使六座车,第三排偶尔也要坐人,所以不能太鸡肋。头部和腿部空间,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和充电口,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对乘客的照顾。储物空间: 家庭用车,零零碎碎的东西特别多,手机、水杯、零食、纸巾……如果车里储物格设计不合理或者太少,那简直是灾难。我选车的时候就特别留意了门板、扶手箱这些地方的储物能力。后备箱: 第三排座椅放倒后能不能全平,能装多少东西,电动尾门、感应开启这些便利功能有没有,都挺重要的。我家偶尔出去露营或者采购大件,一个能灵活变大的后备箱简直是福音。车内安静度: 这一点我个人特别看重。车大开起来稳重,如果噪音再控制得好,那长途旅行的疲惫感会大大降低,一家人在车里聊天、休息都会更舒服。摘选回复5:关注点:1、第三排的实用性很重要。比如第三排座椅的空间是否足够容纳成年人,进出是否方便。以及,第三排是否放倒后在扩大后备箱容量时,是否方便。座位的布局是否能够提供多种组合方式也是关键。比如在一些场景下,可能需要中间座位能旋转与后排形成面对面的会议模式,或者在家庭出行时,需要通过调整座位来更好地放置儿童安全座椅等。2、乘坐舒适性,例如座椅的材质,是否舒适透气,长时间乘坐是否更舒服。及座椅的调节功能如电动调节、腰部支撑、加热、通风等也很重要。如第二排的航空座椅是否可以电动调节,能否轻松实现半躺状态,提升乘坐的舒适性。3、头部和腿部空间是否足够,是否可以根据乘客需求灵活调整腿部空间。4、后备箱的容积和形状很重要。例如,有些车辆在后排座椅放倒后,虽然能获得很大的储物空间,但后备箱的形状不规则,会浪费一定空间。而且在有大件物品需要装载时,车身的高度和宽度能不能容纳,后备箱的开口大小以及高度也很关键。建议和想法:1、优化第三排空间利用:可以在车尾设计上做一些调整,比如采用更大尺寸的后风挡玻璃和倾斜角度合理的车顶线条,尽量给第三排乘客提供更好的头部和采光空间。同时,为第三排配备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充电接口和杯架等,让第三排乘客也能享受到舒适便利的乘坐体验。2、除了常见的第二排独立座椅和第三排连排座椅的组合,可以设计一种中间座椅可以单独拆卸出来放在后备箱上的方式。在需要时,将第二排座椅前移,将中间座椅安装在合适位置,这样在后备箱放置大件物品时,还能有一个人能坐在中间位置,为那些临时需要多运一个人但又不想安装额外座椅的用户提供了方便。3、提供一些可拆卸的储物隔板,可以根据物品的大小和形状进行组合,甚至可以设计一些隐藏式的储物空间,例如在后备箱侧壁的挡板后面设计一个小格子,用于放置一些小工具或者私人物品。4、配备一套智能空间管理系统,通过车辆的中控屏或者手机 APP,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座椅的移动、折叠和收纳方式,甚至可以根据输入的乘客人数和行李数量,系统自动推荐最佳的座位布局方案。例如,当输入有 3 名乘客和 2 个行李箱时,系统会自动调整第二排座位的位置,让第二排乘客有一个舒适的空间,同时还能保证行李厢有足够空间放置行李。5、可以设计一个可选的行李厢与乘客舱的隔板,平时起到隔音和隔热的作用,但在需要时打开可以,比如在运输一些超长物品,如钓鱼竿等时,能够让物品延伸到乘客舱内,同时又不会影响乘客的基本乘坐空间。摘选回复6:家里有3台车,经常出行4个或者7个,所以计划把家里一台油车置换为7座的SUV或者MPV1.常用4人坐,一起出行需要7人坐,所以选择2+2+3,第三排日常放倒,需要用的时候可以一键或者语音电动升起和放倒。2.第三排空间会小一点,但是因为刚好3个小孩或者2个小孩、1个成人坐第三排,短途和应急用问题不大。3.需要有吸顶屏,小孩子多必需要有。4.需要有冰箱,多人出游,放冷饮、自制食物、雪糕、冰块、酸奶等必备。5.布局2+3+2也可以考虑,毕竟第三排不常用,主要给小孩,进出问题不大。6.前后移动距离要长、靠背后仰角度要大、尽量多的空调座位和空调出风口、充电口,都是比较需要的。7.第二、第三排平时用得少,可以有一些变形的应用,例如旋转向车尾箱方向,可以作为其他场景使用,例如在户外看风景、看投影等。8.第二排座位可以向外旋转,方便老人、腿脚不方便的人上下车。这个个人之前非常有需要,因为前后两次前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几个月上下车都很困难,如果有座位旋转的功能,会有很大的帮助。9.第二排向中间靠拢横移的功能,因为经常有2个小孩在第二排看中间屏幕的需求。10.小桌板最好可以标配,后加装贵,前期不装,后面都在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