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成本比一年前高出大约120%。”据树莓派(Raspberry Pi)官方网站声明,其公司CEO埃本·厄普顿于2025年10月无奈宣布产品涨价。这家以高性价比著称的微型计算机公司,也无法逃脱席卷全球的存储芯片涨价潮。 就在一年前,固态硬盘的价格还处于历史低位。据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 10月4日报道,高性能NVMe硬盘的售价曾一度仅相当于一块普通的机械硬盘。然而,市场风向在2024年彻底扭转,一场由AI驱动的供应风暴正在降临。 价格过山车:从谷底到峰顶市场的逆转根植于存储制造业的周期性,但此次被AI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无限放大。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曾跌至历史低点的512Gb TLC NAND闪存现货价格在六个月内上涨超过100%,合约价也随之跟进。该媒体监测的市场价格显示,到2024年初,西部数据2TB Black SN850X的售价已突破150美元,而三星990 Pro 2TB则从假日期间的约120美元低点跃升至175美元以上。 DRAM市场的复苏比NAND晚了一个季度,但模式如出一辙。据调研机构TrendForce预测,2025年第三季度,PC级DDR4产品的价格预计将环比猛涨38-43%。甚至连显卡用的GDDR6显存也因供应短缺,据报道价格上涨了约30%。 AI的“吞噬性”需求此轮周期的触发点,无疑是人工智能。训练和部署大语言模型需要海量的内存和存储,数据中心内的每一个GPU节点都能消耗数百GB的DRAM和数TB的闪存。 其采购规模令人瞠目。据Tom's Hardware报道,OpenAI的“星门”项目近期与三星和SK海力士签署了每月高达90万片DRAM晶圆的供应协议。仅这一数字,就接近全球DRAM产量的40%。 云服务提供商也在以同样激进的方式锁定供应。报道指出,高密度NAND产品实际上已被提前数月预订一空。美光的高带宽内存产品在2026年前的产能几乎已全部售罄。合同期限从过去的一季度延长至数年,巨头们正在源头进行直接采购。 供应链的艰难抉择短缺不仅仅是需求激增的结果,供应也正在被重新导向。 在经历了多次“扩产-暴跌”的周期后,存储制造商们变得异常谨慎。他们将资本支出优先投向利润极高的HBM和先进制程节点。群联电子CEO在近期采访中指出,正是这种资本支出的转向,将导致供应在未来十年内持续紧张。 “两个原因。首先……每次闪存制造商增加投资,价格就会崩溃,他们永远无法收回投资……然后在2023年,美光和SK海力士将巨额资本支出转向了HBM,因为其利润率太诱人,留给闪存的投资就更少了,”他解释道。 这些行动使得主流产品供应更加紧张。DDR4的生产线正在以快于需求下降的速度关闭。历史上首次,NAND闪存和硬盘同时出现供应限制。据报道,西部数字在2024年4月已通知合作伙伴将硬盘价格提高5-10%,而TrendForce近期也指出,数据中心使用的高容量nearline HDD出现短缺。 短缺或将持续建造新晶圆厂是解决方案,但代价高昂且周期漫长。一座全新的存储器晶圆厂需要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和数年时间才能达到量产规模。此外,地缘政治为供应链增添了更多复杂性,用于硬盘的稀土磁铁供应也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 制造商们对重蹈覆辙心有余悸。如果需求冷却或采购暂停,过度建设的市场将导致价格崩盘。2019年和2022年的伤痕依然历历在目。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超廉价PC升级的时代可能暂告一段落。对于企业客户,则意味着需要准备更庞大的基础设施预算。市场最终会重新平衡,但无人能预测何时到来。在那之前,综合各方分析认为,存储芯片的价格很可能将持续高企至2026年及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