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您认为当前电脑上的安全能力或安全产品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摘选回复1:1、网页弹窗,很讨厌,但是很难避免; 2、最新病毒和恶意软件,有些需要等待安全厂商的专杀工具; 3、软件被破坏或被勒索软件锁定后,无法恢复。摘选回复2:1.公司用的移动硬盘和U盘的交互传输,容易引起病毒传播,一般杀毒软件只针对各自的系统,没有形成对移动存储进行系统层的保护,例如统一为U盘内置一个高安全等级的加密系统来保护数据; 2.有时候需要科学上网,对于科学上网没有单独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很多国外的冷门网站,还是有不少的风险; 3.对于一些网络存储、网盘,没有对应的保护,例如在电脑里安装了家庭存储,病毒就有可能 通过电脑入侵到家庭存储; 4.可以有一些AI安全助手,提醒和教会用户怎么保护电脑安全; 5.在必需使用远程控制时,需要有实时安全保护控制双方的数据和控制不被入侵,例如控制和被控制端的网络和系统环境都不一样,很难有统一的安全产品来两边保护。摘选回复3:我感觉就是当前电脑的安全防护体验感不好,安全产品可能占用大量系统资源,影响性能。所以在很多时候用户会关掉杀毒等安全产品软件,我平时就是这么弄的,尽管有些产品有优化措施,但性能与安全的平衡仍需改进。摘选回复4:安装软件时只告诉我是恶意软件,并没有告诉我软件的潜在危险是什么,或许是我可以接受的呢,这一点没有一个安全软件做。 web页面垃圾广告的防护还很欠缺,非IT人员经常会点错,安全软件很少提示; 垃圾安装器的防护还很欠缺,从某些网站下载的软件安装时经常会附带很多垃圾软件,这点极少数安全软件会阻止。摘选回复5:目前的安全产品主要是基于对外防护,对内查的方式,但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例如安装X软件使用ollama的时候,ollama也被爆出有安全隐患。可以表明电脑安全已经从一开始的邮件、钓鱼网站等链接,逐渐通过大模型为基础的智能体完成。所以目前电脑安全软件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目前的MPC、多智能体、ollama等推出绿色版,安全过滤等功能,即使在大模型对话期间和上传资料期间也有安全提醒或者保护机制等。摘选回复6:多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于这些设备的监控以及使用日志的安全防护不泄密,对于一些企业的特殊网络使用过程中,电脑的安全防护对于VPN的安全监控不够完善,容易出现强制关闭执行等动作;对于一些特别新型的网络病毒威胁的防护更新应该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自行判断是否微病毒的变种代码的检测。摘选回复7:个人感觉,在日常使用电脑设备时,浏览网页的的自动弹窗,垃圾内容的推送筛选机制有待完善,现在网络环境较为复杂,用户针对恶意信息的筛选及自我判断的选择性点击内容,并不能第一时间在视觉上发现有什么问题,而有些触发侵入的行为设置的比真的还要真,如:关闭按钮?电脑及其他联网产品,在现实世界当中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系统的存在必有系统的漏洞,毕竟最安全的保障就是物理隔断联网活动。摘选回复8:系统还需要更新和补丁,不能够根本性安全,设备安全设置和便捷使用还是有需要协调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