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业务圈基本情况如下:[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09/01/0757535919c07c-0765-403c-947d-affb5b7666c5.png&aid=1159587&bussinessType=2&tid=1152348[图片]截止8月31日无线业务圈总人数为131239人,相比7月增加649人,环比增加0.5% ,;总发帖数为12478条,相比7月增加56篇帖子,环比增加0.45%;回帖数为137028条,相比7月增加467条回复数,环比增加0.34%。各个板块发帖情况如下:[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09/01/0758193a9b88b6-1d68-49fb-8620-f700e4544f0c.png&aid=1159588&bussinessType=2&tid=1152348[图片]本月共发帖56篇,其中,业界资讯贴36篇,华为专家有奖话题1篇,产品建议1篇,互动帖1篇,无线专区10篇,圈子公告1篇,行业无线6篇。本月版主做到了消灭0回复,版主在各个主题帖下面具有留言,并对各个帖子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本月版主发了一篇活动贴《【版主活动】5G数据业务卡顿问题探讨》,此活动贴得到了圈友的大力支持,一度成为了热帖,目前已有145条回复,共67位圈友参与了此话题讨论。本月版主发布了一篇原创贴《【原创】MOD3干扰问题分析》,此贴是结合我现在负责的工作写的,随着5G用户数增多,网络会陆续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优化手段解决,本文给出了通过网管排查问题的一些思路。本月版主共发了8篇行业白皮书,分别是《面向万物互联的蜂窝无源物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 、《2025年数字低空安全技术白皮书》、《中国联通LTE-V2X 模组白皮书》、《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白皮书》、《中国联通6G内生智能白皮书》、《中国电信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中国联通6G分布式架构及关键技术白皮书》、《中国电信5G智慧矿山融合方案白皮书》,供大家参考学习。本月版主共发了2篇行业周报,2篇行业周报共包含了48条本月无线行业最新动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本月版主发了6篇行业内的最新动态以及无线业务的前沿科技等,下月将继续发布行业动态,希望通过这些信息,能让广大圈友快速了解行业动态以及无线网络的前沿科技。下面分别对各个板块的发帖情况做一下汇总:一、华为专家有奖话题本月华为专家共发了一个有奖话题,是《AI Agent / Agentic AI 场景下,计算基础设施存在哪些痛点和挑战?》,这个话题得到了圈友的积极参与,截止到目前这个话题参与人数是 178 人,华为专家也对这个话题优秀回复给与了许多智豆奖励,目前这个话题正在进行中,希望得到更多圈友的积极参与。二、产品手册/行业白皮书 本月共发了8篇白皮书,这些资料能够有效的帮助圈友学习相关内容。1、【行业白皮书】《面向万物互联的蜂窝无源物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各行业对海量生产要素的精准化、泛在化、低成本数字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无源物联网凭借其“超大连接、超低成本、泛在感知”的独特优势,有效破解传统物联网依赖电池供电导致的维护频繁、成本高、环境污染等痛点问题,成为推动万物智联生态构建的关键使能技术。作为 5G-A(5th Generation -Advanced, 5G 通信网络演进)网络的关键创新方向,蜂窝无源物联网通过将无源机制与蜂窝网络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局域/广域环境的灵活通信网络与泛在感知体系,为消费电子、智能家居、跨域物流、城市治理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泛在感知和通信能力支撑,助力构建端到端的智能物联新生态。版主观点:蜂窝无源物联网将与5G-A/6G深度融合,向 大规模连接、零功耗运行、智能感知 等方向演进 。预计在2025年后,随着标准完善与产业链成熟,将逐步实现千万级连接规模,成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2、【行业白皮书】《2025年数字低空安全技术白皮书》 近年来,我国低空产业需求旺盛,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 2024 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做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低空飞行”正在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是未来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随着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政策支持的持续加力,我国低空经济将快速发展,并展现巨大的潜力,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破万亿,低空经济将带来亿级移动用户增长及百亿级收入增长新动能。 低空经济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低空经济的发展需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低空经济涉及公共、企业、个人的关键业务和隐私涉密数据、整体安全环境复杂,低空飞行器的任务多元复合,低空安全风险危害更大。低空飞行器碰撞坠机事故、无人机“黑飞”以及潜在的利用飞行器窃取敏感信息、妨碍活动开展、干扰交通运行等犯罪行为等新问题对低空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因此,需充分认识低空经济的复杂性及重要性、谨慎对待并做前瞻性考虑,建立健全低空安全体系,支撑未来低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白皮书从低空安全现状入手,结合低空经济安全面临的诸多挑战,围绕安全和可信的目标,构建了“三层两翼”低空安全技术体系架构,对支撑低空安全架构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列举了低空安全实践案例,最后给出了低空经济安全的发展建议。期望能够为低空安全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方向,推动业界对低空安全达成共识,保障低空经济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版主观点:终端层、网络层、平台层构成技术基础,辅以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运营监管系统作为支撑。终端层通过硬件防护、身份认证等确保设备安全;网络层保障通信与感知数据安全;平台层加强漏洞管理和数据安全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3、【行业白皮书】《中国联通LTE-V2X 模组白皮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以5G 和 C-V2X 为代表的车联网技术正逐渗透到交通运输行业中,促进行业变革和产业升级,实现智慧交通,满足人们对于安全出行、高效出行以及绿色出行的美好愿望。目前基于车联网的技术标准规范已基本制定完成,产业链条初步完善,各地也涌现出一批车联网测试和示范基地,并开始探索车联网的运营和商业模式。 中国联通深度布局基于 5G+C-V2X 的智慧交通产业发展,聚焦“智慧道路+智能驾驶+智能管控”的车路协同一体化交通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业务推广以及产业合作,打造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联网落地应用。在此背景下,中国联通制定“5G+智慧交通”系列白皮书,此白皮书为中国联通针对 LTE-V2X 模组制定的技术规范,版主观点:中国联通LTE-V2X模组白皮书是车联网领域的重要技术指南,通过标准化通信协议、频段规范及安全机制设计,推动智能交通系统落地。其技术演进与行业应用深度结合,为自动驾驶和交通管理提供了关键支撑。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4、【行业白皮书】《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白皮书》 随着低空经济迈向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无人机(UAV)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新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然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要求低空通感网络具备更强的稳定性、更高的精度及对不同场景的灵活适配能力。传统的非智能低空通感网络难以满足日益丰富的低空业务对安全性与高效性的需求。因此,亟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低空网络的突破升级。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低空网络的升级带来了新契机。AI 强大的学习与决策能力,使网络得以更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低空场景,有效解决了传统非智能通感技术在泛化能力和自适应调节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开展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相关技术的研究,是推动低空经济向智能化、高效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构建安全、有序的低空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白皮书首先阐述了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的发展概况;其次介绍了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的多种应用场景;随后针对应用场景所需的关键能力,分析了传统非智能通感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在杂波抑制方面,提出了融合 AI 技术与传统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增强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以实现智能杂波抑制;针对目标识别的难题,介绍了基于 AI 的 UAV 目标识别关键技术,保障对目标的精准识别;为应对目标检测与轨迹跟踪的挑战,提出了AI 赋能的多站检测跟踪方案;此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多源感知融合技术架构,有效提升了低空感知的可靠性;最后对智能低空通感网络的未来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版主观点:作为低空网络的核心,5G-A通过大带宽、低时延特性支撑低空覆盖,而通感融合技术使基站具备通信与感知双重能力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5、【行业白皮书】《中国联通6G内生智能白皮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 作为未来通信技术的核心,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人工智能(AI)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被认为是 6G 网络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本白皮书基于《中国联通 6G 网络体系架构白皮书》和《中国联通 6G 核心网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对 6G 网络的架构设计展望,从驱动力和场景与需求出发,提出对 6G 网络内生智能系统框架的构想,探讨内生智能能力框架和关键技术,前瞻性擘画了面向 6G 的智能网络新范式,希望能为驱动智能技术与网络深度融合、加速实现具备原生智能基座的 6G 通信网络重构注入新动能版主观点:国际电信联盟(ITU-R)的《IMT面向2030建议书》将“通信与AI一体化”列为6G关键场景,并确立“无所不在的智能”为设计原则。中国联通指出,仅靠修补现有系统难以充分发挥AI与通信融合的优势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6、【行业白皮书】《中国电信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 5G 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是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中国制造 2025》要求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指出5G 要在 2020 取得突破性进展。5G 支持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三大类应用场景,从人与人通信连接拓展延伸到人与物、物与物通信连接,5G 将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 根据国家 5G 战略部署,2020 年是 5G 大规模商用年,中国将大力开展 5G 网络建设,全面升级通信服务,不断满足日益丰富的通信和业务应用的发展需求。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智能卡作为用户数据安全存储和网络接入身份认证的载体,从最开始的只能支持网络接入鉴权认证功能发展到支持存储用户信息、STK 增值服务、远程文件管理、移动支付应用以及数据加解密等功能,但信息安全始终是通信智能卡的首要核心。现阶段用户通过使用运营商已发行的 4G 卡接入 5G 网络,现有的 4G 卡缺少 5G 标准中定义的新功能和新增的卡文件与服务,用户身份数据在通信过程中使用明文传输,位置信息不够精准,已经不能满足 5G 网络的信息与安全要求;单一认证鉴权模式无法适应运营商发展第三方业务应用需要;NATIVE 的卡片架构,随着 5G 行业应用的深入拓展,不能很好地去应对各种业务发展的要求,用户享受不到 5G 网络带来的全新体验与业务服务。根据 5G 发展策略及 5G 网络特点,需要一种全新的 5G SA 安全增强 SIM 卡(下文统一简称为“5G 卡”)作为接入 5G 网络的身份识别模块、加载各种 5G 行业应用的支撑载体,5G 卡实现包括用户身份隐私保护、GBA 第三方的应用鉴权等功能新特性,为用户数据和业务应用提供安全保障,将助力运营商发展第三方移动应用业务。 中国电信 5G SA 安全增强 SIM 卡白皮书,旨在明确用户卡的发展方向,引导通信智能卡产业合作伙伴进行 5G 卡的相关产品研发,以及为 5G 终端、5G 网络以及相关行业应用开发等产业链的合作伙伴提供 5G 卡的技术要求与参考指导,共同促进 5G 业务 2020 大规模的商用部署应用与发展版主观点:5G SA安全增强SIM卡是基于3GPP R15/R16标准设计的新型SIM卡,旨在满足5G网络中更高安全需求的行业及个人应用。中国电信于2020年5月13日首次发布《5G SA安全增强SIM卡白皮书》,明确其技术规范与发展方向,并为产业链提供技术指导以推动5G商用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7、【行业白皮书】《中国联通6G分布式架构及关键技术白皮书》 随着 3GPP 首个 6G 研究项目——6G 场景用例与需求研究的正式通过,6G 技术的研究及标准化进入实质化阶段。为了兼容 6G 网络的六大核心场景,破解复杂场景适配难题而提出的以“去中心化、弹性自治、融合开放”为特征的分布式网络架构,逐渐被大家接受,并成为 6G 突破性能边界、赋能千行百业的核心路径,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分布式网络将通过节点轻量化、功能原子化与管理意图化,实现从“静态烟囱式”架构向“动态服务化”架构的跃迁,为工业柔性制造、低空无人机集群等场景提供个性化的功能配置以及毫秒级业务编排能力。同时依托云原生与 AI 原生双引擎驱动,将通信、感知、计算资源下沉至网络边缘,构建“全局优化+局部自治”的分层智能化架构,显著降低时延敏感型业务(如全息通信、远程手术)的端到端响应成本。通过有效的安全隔离和网络自治技术,进一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自愈能力。 本白皮书承接《6G 核心网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中提出的分布式组网架构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分布式组网的具体设计,分布式网络架构中各部分具体的功能定义、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关键技术,以期推动产业共识形成与技术标准化进程。版主观点:中国联通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已搭建6G分布式网络试验平台,验证了分层分布架构、场景定制化组网及关键协议的可行性,为后续技术选型提供依据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8、【行业白皮书】《中国电信5G智慧矿山融合方案白皮书》 5G 具备大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等特性,5G技术已经从CT领域的纵向代际升级,走向IT、CT、OT的横向多要素融合,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特征,促进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以及平台融合。中国电信针对矿山行业发展瓶颈,结合5G网络创新能力,通过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构建云网融合的综合智慧矿山融合方案。 具体而言,在5G网络方面,试点上行增强、时延增强、可靠性增强及高精定位等创新技术在矿山场景应用;通过天翼云资源优势,打造云边协同智慧矿山应用场景,采用智能边缘云技术保证云服务云上延续,更贴近边缘保证较低网络时延,提供近场的业务处理能力;利用中国电信 AI 技术对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视频进行采集、传输、识别和分析处理;通过打造智慧矿山“云网边端”安全体系保障智慧矿山平稳运行;通过构建5G+工业互联网平台矿山子平台加速实现煤炭行业减人、增安、提效。 依托本白皮书,中国电信希望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进5G网络在矿山行业的创新应用,推动形成矿山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同时以5G智慧矿山融合方案为基础,提供更多行业应用,助力我国早日达成无人化智慧煤矿生产的目标。版主观点:中国电信等企业牵头制定终端技术标准,开发兼容井下环境的隔爆型基站与智能终端,确保符合矿山行业安全规范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三、行业周报行业周报反映的是本周内行业内的最新的消息,本周共发了2篇行业周报,都是关于无线业务的资讯。详情如下:1、【行业周报】无线业务圈八月第一期行业周报(8.01-8.15) 本期周报主要有如下内容:[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09/01/0801342d99afb8-1043-42da-a56c-ca4dc3f8bfe8.png&aid=1159590&bussinessType=2&tid=1152348[图片]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0752、【行业周报】无线业务圈八月第二期行业周报(8.16-8.31) 本期周报主要有如下内容:[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09/01/080158ac9a66f9-ddbc-4dfd-a2ba-2a5d85c58ee0.png&aid=1159591&bussinessType=2&tid=1152348[图片]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332四、干货分享 本月版主发了1篇原创帖,分享了一下处理无线网络问题的解决思路,圈友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可以在帖子下方留言,版主还发了一篇分享贴,希望对从事相关专业的圈友有所帮助。另外,圈友也发了1 篇资料帖子,这些都是关于无线业务的,对于无线业务从业人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希望圈友发更多的有价值的帖子,最好发一些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原创帖。文章详情如下:1、【原创】MOD3干扰问题分析 MOD3干扰,也称为模3干扰,是LTE网络中的一种常见干扰形式,其产生原理与物理小区标识(PCI)有关。PCI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其值由主同步序列(PSS)和辅同步序列(SSS)组成,共有504个不同的PCI值,从0到503。在LTE系统中,PSS用于下行物理信道解调和信道质量检测。参考信号在频域的位置与小区的PCI相关,PCI模3的余数决定了参考信号的起始子载波。当相邻小区的PCI模3余数相同时,它们的参考信号在频域上的子载波位置相同,从而导致干扰。具体来说,当两个小区的PCI除以3的余数相同时,它们会使用相同的PSS符号,进而产生干扰版主观点:MOD3干扰是由于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模3值相同时,其主同步信号(PSS)使用相同的Zadoff-Chu序列,导致同频干扰增强的现象。具体而言,PCI = 3×N_ID(1) + N_ID(2),若相邻小区PCI mod3结果相同,则PSS序列相同,引发干扰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2、官方定义的43种无线电业务 无线电业务已广泛应用于广电、通信、铁路、交通、航空、航天、气象、渔业、科学研究、抢险救灾、新闻媒体以及公安等各部门、各行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中,定义了43种无线电业务。版主观点:这些业务广泛应用于广电、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行业,确保频谱资源的科学规划与管理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五、互动讨论(行业痛点):本月版主发了1篇互动共享话题,得到了圈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版主也对每一个话题进行了相关的回复1、【版主活动】5G数据业务卡顿问题探讨 5G基站的理论带宽虽可达10Gbps,但实际使用中需被数千用户共享。在商场、地铁站等高密度场景,单基站接入用户超500人时,人均带宽可能降至10Mbps以下,相当于4G水平,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下面就5G数据业务卡顿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等一起来探讨一下!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六、产品建议 本月共发了1篇产品建议贴,具体如下:1、【产品建议】关于5G基站深度休眠节能管控的思考[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509/01/080350caff4a52-4e70-487e-a1d3-23729cce01c9.png&aid=1159592&bussinessType=2&tid=1152348[图片]版主意见:我认为,5G的目的是提高用户网络速率、提升用户使用网络体验,如果让用户尽量占用4G网络,则不能保障用户使用速率,会大幅度降低5G用户使用体验。5G能耗的确很高,目前节能主要是在用户比较少的时段对基站节能操作,或者是针对低效基站进行节能操作。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七、行业无线 本模块介绍一些无线行业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以及无线网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等,通过本模块可以让圈友了解4G、5G、6G以及WIFI等无线网络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无线网络的应用等。希望圈友有相关内容可以发到这个模块中,让我们共同进步!1、【行业无线】北京市完成国内首个6G技术赋能机器人实训外场建设 由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和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共同打造的6G技术赋能机器人实训外场,已在昌平信息港成功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实训外场”致力于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的测试环境,模拟未来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复杂工况、多变条件及长时间连续运行等严苛要求,全面检验6G技术支撑未来智能机器人应用的性能和可靠性,为6G技术赋能机器人产业提供重要的试验验证平台及产业创新孵化器。版主点评:6G网络与AI大模型结合,解决当前机器人产业“各自为战”的问题,推动云端智能机器人普及,降低单机算力与成本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2、【行业无线】2025年必须了解的八大技术趋势 2025年,科技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的运作方式。从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演进到量子计算的飞跃突破,从5G基础设施的全面部署到物联网(IoT)设备的爆炸式增长,每一项技术不仅代表着一种工具的演进,更标志着行业规则和社会运作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将深入解析当前科技前沿的八大趋势,帮助行业专业人士把握未来技术浪潮中的核心机遇与挑战。版主点评:5G及其演进技术通过速度、延迟与连接能力的突破,为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了底层支撑,并通过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创新推动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未来,5G-A将进一步扩展应用场景边界,但需解决技术部署与标准化的持续挑战。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3、【行业无线】边缘计算如何改变商业:关键趋势和优势 边缘计算正从技术概念走向大规模商业落地。凭借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它不仅优化了技术架构,降低了成本,还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与收入来源。未来,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升级与AI模型的轻量化,边缘计算将在更多行业和场景中释放潜力,成为数字化竞争的新引擎。版主点评:边缘计算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显著降低延迟,满足自动驾驶、AR/VR等实时性需求,同时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升生产与服务效率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4、【行业无线】从洪灾抢通到村超狂欢:中国移动用5G-A架起民生“数字桥梁” 从洪灾中的通信“生命线”抢通,到“村超”赛场的 5G-A 网络护航,中国移动以科技力量守护民生温度,用数智赋能激活乡村活力,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移动“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郑重承诺。版主点评:5G-A在洪灾中展现了应急通信的韧性,在“村超”中成为文化活动数字化的核心支撑,同时推动了低空经济、乡村文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5、【行业无线】低空经济如何起飞?空御科技创始人吴浩详解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面向未来,吴浩表示,公司将在立足无人机管控领域的同时,拓展在国防军工和低空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反无人装备体系的建设,打造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同时,持续深化多模态探测信息融合技术研发,深度融合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安全管控解决方案。版主点评:中央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国家发改委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地方如湖南、西部地区通过专项规划、产业基金等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6、【行业无线】梯田之上有5G,“龙脊之下”有AI:碳硅融合触及乡村振兴 为了让这块文化瑰宝的魅力发扬光大,广西首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学中心“龙脊之下”在龙胜县龙脊镇龙脊印象大楼建成。“龙脊之下”研学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由当地政府出资并联合中国移动广西桂林分公司、中国移动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共同打造。版主点评:5G技术赋能乡村旅游场景开发,例如福州地区通过高速网络提升游客体验,结合实时数据管理优化旅游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详情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八、业界资讯:本月共发了 36篇业界咨询贴,其中我认为比较精华的有27篇,在这里我依然要感谢发帖的各位圈友,希望你们多多支持无线业务圈,多多在圈子里发帖子,圈子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你们的帮忙。具体情况如下:精华帖如下:1、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超80%的受访者曾使用生成式AI 超90%的受访企业曾使用AI技术帖子精华提炼:《报告》分析了2024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网络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普遍认为,2024年信息化在创新学习工作方式、提升生活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明显;受访企业表示,2024年加强信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积极布局新产品、新应用、新业务,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版主总结:生成式AI 是一种通过训练算法模型从数据中学习规律,并生成与训练数据相似或全新的数据(文本、图像、音频、代码等)的人工智能技术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2、【业界资讯】InterDigital出席WAIC 2025,探讨AI与6G如何赋能全球工业【转载】帖子精华提炼:在AI深度融合的通信时代,各行各业,无论是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还是娱乐产业,都将迎来深刻变革。AI将为这些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释放全新的商业价值,开创全新的商业模式。最后,张国栋呼吁:“要实现这一令人振奋的未来,离不开企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让我们携手共创,加速把这些精彩的未来图景变为现实!”版主总结:AI与6G的深度融合正重塑工业生态,从设备感知、生产优化到服务模式创新,均展现出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开拓新商业模式的潜力。当前(2025年),6G标准制定进入关键阶段,其与AI的协同已被视为推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组合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3、【业界资讯】辽宁移动携手华为率先打造无线网络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区,铸就数字基建新标杆【转载】帖子精华提炼:辽宁移动致力于打造技术领先、体验最优、效能卓越的智能化无线网络。此次与华为携手,成功打造无线网络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区,标志着无线网络智能化运营迈入全新阶段。在中国移动集团向L4级自智网络升级的目标指引下,辽宁移动将持续推进无线网络智能化做深、做厚、做强,向L4级自智网络升级转型,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辽宁智慧和力量。版主总结:双方联合创建了国内首个规模应用且场景最全的无线网络全要素智能化示范区,成功打通智能化运营的“最后一公里”,标志着无线网络智能化升级进入新阶段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4、中国电信王越:6G拥抱AI时不我待,AI-Native RAN补齐端到端智能帖子精华提炼:正如《Mobile AI:AI与移动通信融合的新生态》白皮书中所写道的,未来的运营商将不再局限于提供通信连接和传输能力,而是要向科技公司(TechCo)演进。TechCo模式更注重技术开放、服务接口标准化、能力商品化和生态协同机制的建设。通过开放AI模型平台、提供算力调度接口、共建边云服务平台等措施,运营商可以吸引终端厂商、AI开发者、垂直行业用户等多方角色加入生态圈,构建“网络+算力+AI能力”的多边平台型价值体系。版主总结:AI与6G融合显著提升网络效率,如动态频谱共享、低时延响应(微秒级)及能效提升(较5G提高十倍),AI技术还能优化信道编码、频谱分配及能耗管理,例如英伟达的AI-RAN架构将时延压缩至0.1毫秒级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8975、中国移动建成全球最大的5G轻量化物联网络,开启智能穿戴终端独立通信新时代帖子精华提炼: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工信部号召,加快夯实全域优质5G网络覆盖,打造世界领先5G物联基础设施。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上,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宣布,中国移动已通过700M+2.6G双频部署,对超过60万的5G站点进行软件升级,实现5G轻量化网络开通,实现全国330个城市5G-A网络覆盖,为5G轻量化技术在千行百业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圈友点评:5G轻量化技术作为5G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减少终端带宽、收发天线数量及调制阶数等关键技术,助力智能穿戴终端实现低功耗、高速率的网络连接。版主总结: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轻量化物联网络,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支持智能穿戴终端独立通信。该网络通过减少终端带宽、收发天线数量及调制阶数等技术,实现低功耗、高速率连接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1366、Wi-Fi 8标准制定启动,聚焦超高可靠性帖子精华提炼:Wi-Fi 8标准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创新的智能抗干扰系统和自适应射频优化算法,能够在机场、体育场馆等高密度场景下显著提升网络稳定性。该标准采用的多链路聚合协议将彻底改变传统Wi-Fi的漫游体验,使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实现真正无缝切换。更值得关注的是,Wi-Fi 8引入的时间敏感网络技术(TSN)将为远程控制、云游戏等实时应用提供确定性低延迟保障,标志着无线网络开始具备有线网络般的可靠性水平。版主总结:Wi-Fi 7已提升峰值速率(如23 GT/s物理层速率),而Wi-Fi 8未继续追求速度突破,转而聚焦可靠性,确保复杂场景下的“近乎无损”连接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7、【业界资讯】爱立信利用在商用网络中的自动载波聚合技术助力Telstra实现5G演进【转载】帖子精华提炼:爱立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业务负责人Ludvig Landgren表示:“我们很荣幸能与Telstra合作,将5G-A创新技术付诸实践。自动载波聚合技术展现了自动化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及优化运营效率方面的强大能力。随着移动数据需求持续增长,我们在5G-A和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双方共同致力于构建未来就绪型基础设施的承诺,该基础设施将实现更简化的运营流程、加速创新,并为澳大利亚用户提供卓越的体验。版主总结:未来,自动载波聚合将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进一步融合,推动智能化、自适应的网络架构发展,以应对持续增长的移动数据需求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8、【业界资讯】打造高原5G-A机场新时代,开启智慧航空新篇章——青海电信助力青海曹家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5G-A网络全面商用【转载】帖子精华提炼:目前青海曹家堡机场T3航站楼已实现5G-A全覆盖。在T3航站楼内,从值机大厅、安检区、候机区到登机廊桥,中国电信5G-A网络实现无缝覆盖,5G-A显标率98%以上,峰值速率可达3.48Gbps,是普通5G速率的3-5倍,旅客可轻松进行高清视频通话、流畅观看4K直播、快速上传分享旅途照片与视频,各类网络应用体验更为顺畅,将有效解决旅游旺季大客流下的网络感知体验,为国内外旅客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真正实现“毫米波穿越钢架,信号满格无死角”的覆盖效果。版主总结:相比5G,5G-A具备更高的速率、更低时延及更强智能化,推动机场向“智慧航空”升级原贴链接: 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449、【业界资讯】江苏移动5G-A与南京地铁5号线同步开启“极速时刻”【转载】帖子精华提炼:本次网络体验升级的背后,是南京移动部署的一个个5G-A基站,从方案设计、现场勘测、网络优化一步步实现从0到1的突破。后续,南京移动将坚守“以用户为中心”的初心,持续提升网络通信服务,赋能数字地铁。版主总结:网络覆盖地铁站台及隧道,采用“站台+隧道双5G-A极速组网”,并通过三载波聚合技术提升性能,重点覆盖福建路、三山街、夫子庙等主城区核心路段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9010、【业界资讯】连接未来,何以实现? Wi-Fi 7商用化思考【转载】帖子精华提炼:Wi-Fi 7将与5G、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成为“万物互联、实时响应、智能协同”的未来网络世界关键一环,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Wi-Fi 7将成为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数字动脉”,为我们带来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版主总结:Wi-Fi 7通过4096 QAM调制、MLO多链路机制及16x16 MIMO等技术,理论速率可达2882Mbps,时延显著降低,支持高密度连接,满足VR/AR、工业物联网等场景需求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57011、中国移动数智力量:通信保障抗洪峰,5G-A智耀村超帖子精华提炼:在赛场边,中国移动还特别设置了5G-A极速体验专区、咪咕咖啡补给站,推出“村超”专属活动和福利,流量、视频会员、话费券等网龄三重礼领不停,全方位享受观赛乐趣。中国移动用户只需在现场扫码,就能免费领取“5G-A极速体验包”,感受更好的5G-A极速网络体验,点亮中国移动为赛事球迷定制的“中国移动村超VIP”专属手机标识,身份感“拉满”,网络零卡顿、丝滑看“村超”。版主总结:中国移动为2025年贵州村超总决赛提供5G-A极速网络,用户可通过扫码领取“极速体验包”,享受零卡顿观赛体验,并点亮专属“村超VIP”标识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61312、张平院士:6G智能体具有一定的意识和灵性,2030年商业化机会很大帖子精华提炼: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主旨报告《智简:未来通信技术的展望与实践》中认为,传统通信系统在香农理论框架下面临诸多挑战,而人工智能的引入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提出了一种具备“内生智能与原生简约”特性的智简无线网络,旨在降低系统复杂度、功耗和成本,同时提升效率和覆盖能力。版主总结:6G将支持智能体互联、空天地一体化通信,并推动无人驾驶、具身智能等场景的落地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64113、Fi 7 Advanced:变“联网工具”为“智能体” 开启智能无线新时代帖子精华提炼:无线网络正在经历一场由“尽力而为”到“体验至上”的质变,华为Wi-Fi 7 Advanced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更重要的是,通过AI技术的加持,Wi-Fi 7 Advanced还拔高了无线网络的内涵,使之从原本的“联网工具”化身为“智能体”,进一步拓宽了其业务疆界。版主总结: 传统Wi-Fi需人工设定参数,而Fi 7 Advanced能通过 AI驱动的网络分析,自动学习用户行为和环境变化(如每天早高峰监控数据激增),提前优化网络配置,避免卡顿。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71514、【业界资讯】IMT-2020 (5G)推进组发布《5G-Advanced通感融合空口技术方案增强研究报告》【转载】帖子精华提炼:目前,国际标准组织3GPP已完成RAN侧6G研究立项,即将开展通感融合无线空口侧技术方案研究,本报告研究成果将为通感融合无线标准化工作提供一定研究基础,在通感融合物理层过程、测量流程、信号设计、协作方式等重要设计内容发挥重要参考作用。版主总结:通信感知融合(ISAC)是国际电信联盟(ITU)确认的未来通信技术重要方向,通过共享频谱和硬件资源,实现通信与环境感知能力的融合,赋能智慧交通、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76915、【业界资讯】湖北珞珈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天地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系统,可实时查看地球任何地方地面数据(转)帖子精华提炼:IT之家从报道获悉,“东方慧眼”天地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系统瞄准复杂环境下北斗毫米级定位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重点突破了复杂监测环境下连续可靠的北斗实时监测技术精化等难点问题。未来,还将不断探索将时空智能底座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行业。版主总结:该系统具备亚米级光学成像和优于1米的雷达成像能力,数据获取时效性提升至分钟级,可在5至8分钟内实时查看地球任意地点的地面数据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82716、【业界资讯】山西联通携手华为走进国内首个5G-A漫展,黑科技掀翻漫迷狂欢潮!【转载】帖子精华提炼:5G-A 不仅是技术升级的产物,更是驱动产业融合的核心引擎。通过极致体验与长效运营相结合,5G-A 正逐步构建 “科技赋能文化” 新范式,强化技术与多元内容的共生,持续助力大型活动数字化转型及跨界生态联动。版主总结:5G-A相比前代技术在网络资源调度上更优,尤其在漫展等人流密集场景中可优先分配网络资源,显著降低延迟和卡顿风险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88217、断崖式下降,运营商“三朵云”怎么了帖子精华提炼:几年前,以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三朵云”在政企市场上攻城略地,动辄翻倍的增长令人咂舌;而以阿里云、腾讯云等为代表的Hyperscalers则开始“退避三舍”。今天,Hyperscalers开始重回快速增长的通道,而运营商“三朵云”则开始集体失速。版主总结:运营商“三朵云”的增速放缓是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红利消退、客户需求升级及自身增长模式转型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00118、分化的运营商“基本盘”:2C业务见顶 2H迎来“第二春”帖子精华提炼:未来个人市场5G向5G-A的演进持续深化,5G-A以更快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将为个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应用体验,例如,中国联通已在330个城市实现5G-A规模商用。在家庭市场,万兆光网建设加速推进,为智慧家庭、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提供更强支撑。版主总结:尽管2H业务表现亮眼,但新兴业务整体仍面临盈利模式探索和成本回收周期长的挑战。运营商需进一步整合AI、算力网络等技术,强化家庭市场的差异化服务能力,以延续“第二春”的增长动能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19719、【业界资讯】南京移动5G-A保障6万球迷顺利观赛 下行峰值速率达2Gbps(转)帖子精华提炼:交通枢纽同步部署5G-A网络:南京南站实现全域覆盖,地铁5号线应用分布式Massive MIMO技术保障行驶中低时延观赛。夫子庙、老门东等景区通过5G-A网络承载AR导览及8K赛事直播同步回传。针对未入场球迷,运营商在商圈、校园等场所设立第二观赛点,依托5G-A网络实现高清转播。版主总结:5G-A技术通过高带宽、低时延和智能资源调度,成功支撑了南京奥体中心6万球迷的并发网络需求,其峰值速率和稳定性为体育赛事的智慧化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21720、无线技术破局冠脉诊疗 北芯生命TruePhysio X™重塑精准标准帖子精华提炼:TruePhysio X™无线压力微导管的成功获批,标志着国产心血管精准介入技术在无线功能学评估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作为北芯冠脉功能影像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该产品在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程的同时,以原创性技术为临床精准化、标准化诊疗微循环疾病提供坚实支撑。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我国冠心病诊疗体系向更高水平的精准化、标准化迈进,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版主总结:针对传统方法中测量复杂、稳定性不足等问题,TruePhysio X™通过无线化、智能化设计,有效应对非阻塞性缺血等复杂病例,提升诊疗效率与安全性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38521、全城狂欢:南京移动 5G-A 让热爱不再等待(转贴)帖子精华提炼:对于未能进入赛场的球迷,分布在商圈、广场、酒吧、校园的第二现场同样精彩。河西华采天地、鼓楼水木秦淮等球迷聚集地,借助 5G-A 技术,球迷可以实时观看赛场高清转播视频,进球瞬间的欢呼与赛场同步响起。即便无法亲临,球迷们也能通过中国移动互联网电视,在家中尽享“苏超”赛事精彩。其超清画质让客厅瞬间化身沉浸式赛场,精彩瞬间同样震撼。版主总结:作为江苏省首个5G-A智慧场馆,在2025年8月的足球赛事中支持6万观众同时在线,实现高清视频传输无卡顿。通过波束赋形技术、AI智能调度及D-MIMO技术优化信号覆盖,确保赛事期间网络零拥堵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47022、【业界资讯】找回“消失的信号”!陕西移动创新突破地下车库、电梯间信号盲区识别难题【转载】帖子精华提炼:通过该创新技术的应用,目前陕西移动已对全省15余万物业点、320余万栋建筑物进行“弱覆盖+覆盖空洞”问题全面发现,并聚焦居民区、商超、医院等重点场景问题区域纳入分级处置体系,聚合省市县三级力量,通过“结构优化、参数调整、天馈优化、设备增补”等组合策略加速推动问题解决。版主总结:陕西移动技术团队首创“覆盖空洞”识别方法,通过自主研发技术精准定位地下车库、电梯间等信号完全中断区域,验证准确率达95%以上。该技术突破了建筑结构复杂、信号穿透损耗等难题,为后续深度覆盖提供数据支持,并已在全省推广,覆盖15余万物业点和320余万栋建筑原贴链接: 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90023、【业界资讯】中国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倒计时,追赶马斯克星链(转)帖子精华提炼:中国移动亦积极布局卫星领域,去年发射了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中国移动01星”,搭载了支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据我所知,中国移动目前正在和一家民营卫星企业商谈合作,这家民企已经发射了数颗卫星,组建了低轨卫星物联网通信一期星座。”上述卫星互联网技术专家说道。圈友点评:进一步推动电信运营商扩大新兴业务范畴,拓展新的增长点。版主总结:当前中国卫星互联网仍需2-3年才能达到星链的覆盖和服务水平,主要受限于星座组网进度及终端设备成熟度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81524、【业界资讯】面向6G低轨卫星的多天线数字波束合成技术完成可行性验证【转载】帖子精华提炼:多天线数字波束合成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发展大规模低轨卫星通信的一种全新的系统设计思路,标志着卫星通信系统在技术路线上的重要突破,能够为未来大规模卫星组网和高可靠卫星通信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同时能够为当前中国算力网的建设、运营、服务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助力未来6G空天地一体化泛在连接愿景的实现版主总结:该研究成果是我国协同通信理论在卫星通信领域应用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6G天地一体化泛在高速连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77925、无线智能板如何让5G-A网络运维智简?(转载)帖子精华提炼:智能化的终极目标,不是让系统更复杂,而是让运维更简单。无线智能板作为自智网络的基础,正在重新定义无线网络的运维范式——让网络看得见用户体验,听得懂用户诉求,做得出精准响应。让运维人员告别“地毯式排查”,走向“靶向式治理”。圈友点评:无线智能板正推动5G-A运维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从“碎片化管理”迈向“一体化智控”。版主总结:无线智能板通过嵌入基站,充当“智能大脑”,实时感知业务类型、终端行为、资源占用和用户体验。这种实时感知能力使得网络优化不再依赖于大量人工路测、经验判断和逐段排查,从而提高了效率、响应速度,并降低了成本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7726、卫星互联网牌照,是啥,发给谁,能干嘛帖子精华提炼:卫星互联网牌照属于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也就是A13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其中包括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发放过不少卫星牌照,但大部分为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也就是A23-1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以及A23-2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圈友点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颁发、允许企业开展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的行政许可。版主总结:卫星互联网牌照是一种许可证,允许企业开展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具体来说,它属于基础电信业务牌照中的A13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特别是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77427、5G-A向6G持续演进,边缘侧AI时代将真正到来帖子精华提炼:6G阶段,业界关注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峰值速率,而是更多地聚焦于面向更广泛的人群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如何高效地为几乎所有类型的终端提供稳定连接变得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从整个系统层面实现数据速率的实质性提升。版主总结:5G-A向6G的演进及边缘侧AI时代的到来将带来显著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潜力,推动用户体验的转型,并在多个行业中产生深远影响。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74 其他贴如下:1、全国IPv6网络流量占比达31%,其中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为66%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9662、怎么办理宽带和WiFi业务?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0243、Dell'Oro报告:Wi-Fi 7将推动2025年企业WLAN市场实现两位数增长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614、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8115、【业界资讯】WAPI产业联盟发布《无线局域网产品工程化实现指南 第11部分:WAPI与IEEE 802.11be》团体标准【转载】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0696、中国6G研发突破:太赫兹通信创纪录,卫星试验开启空天一体新时代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1477、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广电5G用户3545.57万户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2668、中国电信启动绿色基站天线集采:规模48万副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7159、广电5G运营第二年,“有线+无线+内容”成为破“圈”之剑?原贴链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