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背景:随着政务园区内网络安全防护从满足基础合规要求,转向以业务场景需求和安全效能为核心的实战化安全运营,着力发展实战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园区安全防御体系的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Q:如果您单位的办公业务(非互联网浏览等业务)未使用无线接入方式,您认为主要顾虑是什么?摘选回复1:首先最大的顾虑自然是安全性,目前即使是有限网络都容易被入侵,更何况是无线网络呢?这几年搞社工的越来越多,用无线的话随便来个人端个笔记本坐单位楼下都有可能把wifi给破解了吧,况且目前针对无线防护的手段也不够多,所以必须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足够强大了,才能放心让生产办公接入无线网!除去安全,第二个比较值得考虑的我觉得是稳定性,办公业务往往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采用无线接入会受到环境干扰、信号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领导一不开心又要骂,所以为了稳定性还是选有线网吧。第三个顾虑就是管理的复杂度,相比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复杂很多,随着数量的增多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设备,防止非法接入和滥用资源也是一个大问题。摘选回复2:无线接入的安全性。因为很多的手机APP具备搜集WIFI信息的功能,例如免费WIFI,就是通过搜集和共享用户的WIFI信息来实现,这导致仅靠固定密码的方式难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还需要辅以其他的身份校验方式,例如MAC校验、APP数字证书校验等。其次是如何防范网络外联风险,例如终端同时连接WIFI和互联网(有线、4G等方式),修改终端的本地路由表后,即可实现既访问办公网又访问互联网,此时终端上再安装远程桌面等软件,即可当做跳板机使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还需配套相应的APP对无线接入进行管理。摘选回复3:无线信号存在被拦截、监听、伪造接入点(如“钓鱼WiFi”)等风险,相比有线网络(物理链路可控),无线传输的加密技术虽在升级,但仍存在被破解的潜在可能,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后果严重。 无线信号易受环境干扰(如电子设备、墙体遮挡、同频信号冲突等),可能出现断连、延迟等问题。政务业务往往对连续性要求高(如审批流程、数据录入等),无线的不稳定性可能影响业务效率,甚至导致操作中断、数据丢失。 政务单位有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有线网络的物理端口、接入设备可通过固定布线、端口绑定等方式实现精准管控,便于追溯操作来源;而无线网络的接入设备(如手机、笔记本)流动性强,身份认证、权限划分的复杂度更高,难以满足等保(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合规要求。摘选回复4:1、无线网络信号容易受周围环境干扰,导致信号不稳定。AP和无线路由器周围的电器,比如说,微波炉、冰箱等都可能会影响无线信号的传输,使信号强度减弱或出现中断。无线信号在长距离传输,或者穿越墙体、玻璃门后,信号质量都会下降,而我们的业务,尤其像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都需要长期稳定的运行。 2、在某些情况下,无线网络的速度可能会比有线网络慢。这是因为无线信号的传输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信号强度、干扰、距离等。此外,无线网络的带宽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用户的影响,如果同时有多个用户连接到同一个无线网络,网络速度也可能会变慢。3、无线网络的安全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窃听。由于无线信号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接收到无线信号。如果无线网络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黑客就可以轻易地入侵网络,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4、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有限,一般只能覆盖几十米到几百米的范围,单路由器、单AP在多房间环境中易出现死角。如果需要覆盖更大的范围,就需要增加无线接入点的数量,这会增加网络的成本和复杂性。此外,无线网络的信号在穿过墙壁、楼层等障碍物时会减弱,影响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Q:您认为办公园区里面最大的网络安全危险来自于哪些方面?当前能很好解决吗?摘选回复1:个人认为在我们专网内部,网络安全危险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第一、终端的随意接入,这个我们部里已经要求各地开展准入的安全管理;第二、一机两用,也就是专网用电脑接入互联网,这个我们部署了一机两用系统来杜绝这种情况发生;第三、网络混联,也就是末端交换机可能同时接入专网网线和互联网网线,这个我们部署了边界检测设备来杜绝;第四、U盘乱用,这个是内网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这个我们部里要求使用统一的安全U盘来杜绝这种情况发生;第五、常用端口的攻击,这个主要是勒索病毒、震荡波病毒等病毒导致,这个我们通过部署防火墙,阻断常用端口来搞定。第六、边界数据交互安全,这个我们通过部里要求的边界接入平台来保证数据接入安全摘选回复2:安全设备来自不同厂家,存在接口问题,各设备间不能进行联动,不同厂家各有所长,不同类型的设备功能差异大,导致采购不能采一家设备;日常告警日志多,排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工作负担;外网业务端口的映射,导致攻击量增速快,带来安全风险;人员的不足,导致非工作时间无人值守等隐患,目前是被动防御,希望引入ai,加强 各安全设备之间的联动与自动化处理告警,减少工作压力。摘选回复3:办公园区内最大的网络安全危险主要来自系统漏洞、恶意程序、钓鱼攻击、内部人员行为不当、多终端/多分支权限过度开放及供应链攻击六个方面。通过技术防护、权限管控和员工培训等措施部分缓解风险,但难以完全消除,尤其在应对新型攻击手段和内部威胁时仍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