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购车时,还有哪些是您非常喜欢、或者认为非常重要的?摘选回复1:1、我一直想拥有一台兼具智能与美学的座驾,在交付中心初见**就被它深邃且低调奢华的鎏金黑车漆所惊艳,在阳光下有独特的光泽,显得非常质感,自带强大气场。尾部采用圆润饱满的线条,尾灯为贯穿式布局,整个车身造型显得稳重大气。坐进零重力座椅瞬间被零压感包裹,车机操作非常丝滑,语音助手秒懂指令。另外,动力和续航也是打动我的地方,在试车时,纯电模式超车轻快的,混动模式续航也没有忧虑,这台车给了我超越期待的出行新体验。2、空间很大,前后排空间都很宽敞,小孩在后排玩耍也不会觉得拥挤。平时逢年过节回老家或者自驾前往市区周边游玩时,也能装得下满满的行囊。而且车的安全性能也让我们很放心,高强度的笼式车身结构,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24.4%,标配8个安全气囊,为我们和家人提供了坚如磐石的安全防护。再加上主动安全、电池安全、健康安全和隐私安全等最新技术加持,给我们全家带来满满的安全感。3、作为一个在高新区软件园上班的IT技术男,我对汽车的科技配置有着极高的要求。**搭载的ADS 2.0辅助驾驶系统真的非常优秀,无论是泊车辅助还是高速领航辅助驾驶,都能让我省心不少。智能座舱系统不仅娱乐功能丰富多样,而且操作也非常简单。语音助手的语音识别非常准确,很人性化,我可以通过语音控制导航、播放音乐,甚至还能查询天气,完全不需要手动操作,真的是太方便了。这不仅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也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摘选回复2:1、车的外观其实是对选择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虽然是理性的消费者,但是也看颜值,车的外设必须符合我的审美观,是我喜欢的,否则其他配置再高,也是不选,车的外观真的建议厂家研究。2、车的音响数量和质量(功率),这个是非常重要。我在之前买车的时候,因为没过多体验过其他车,没发现音质的差异,现在开车5年,也坐了很多车,体验到了什么是好的音响。我就对这个音响有些执念(主要我听歌频率太高),刚需就是需要音质好(音色纯且细腻、影音环绕--例如7.1多声道环绕)3、车辆存储空间大小和灵活性。存储空间越大越好,车内的存储空间要设计合理,例如我现在的车门存储空间,感觉小了那么1cm,每次放伞,要压下,体验非常不好。其次是存储空间使用灵活性,例如后备箱壁上能有多个网状储物袋,可以便于放小件。4、语音助手的智能性和车机的体验。语音助手的智能性主要两点:一是它识意要准(童音、方言等发音的识别,特别是多音字的理解,非常容易理解错,真的会吐血,有朋友在车上,更是有点丢人的感觉),二是功能要强(能控制车的更多硬件使用和对车机app系统的精准且丰富的操作--例如拉进度条、跳过前奏、倍速播放)。车机体验主要也是两方面:一是与手机、手表等到无感互联;二是车机系统的简洁、流畅性、操作的人性化(要站在司机的操作角度,这点很重要,不能以平板使用角度来设计,举个典型场景,你的应用退出按钮-那个X,应该设置在左侧,也就是靠司机位侧,而不应该是右侧,不方便操作,这样设计很不人性化)。5、座椅的舒适性也是非常关键点,影响乘车舒适性。因为我主要是家庭用车,希望让家人坐车不累,我也非常建议对司机位做个特别设计--例如提供零重力座椅,让司机开车不那么疲惫,且便于休息。当然,增加座椅的活动性是非常有价值的。现在车的座位二三排大多数都是不可前后调整的,建议优化,这样可以让人有更好的体验,充分发挥车内空间。6、车内氛围灯如果样式可以更丰富些就更好。目前很多车的氛围灯是基本固化,变化性太小。无法场景化(例如适配旅游-轻松情景、休息时的柔和情景、唱歌比较high情景等)。--这个是加分项7、车辆质量口碑好。车辆最怕小毛病,出险或者不出险都让车主难受。例如之前的车辆就出现玻璃升降按钮故障(主要是要很大力按才能启动升降--估计是按钮金属疲劳的)这类按钮硬件故障,或者是车窗升降有异响这类影响感知故障,这类最让车主纠结,不修也不影响使用,且对行车安全又不影响,修了又不能出险,觉得亏。8、车辆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配置,我个人非常看中安全气囊的数量和位置,我是希望安全因素配置越全越好。9、可升级性:现在的车,买下后,他的硬件很少有厂家原厂可以提供升级服务(不是外形的改装),例如更换算力芯片、激光雷达系统等,车机需要的算力是非常大的,且未来是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且车不像手机使用2-3年就换的,为什么车就不能有升级他的算力芯片,满足未来更高智驾需求呢?我个人非常希望未来3-4年后,可以通过升级,让车再跑多几年。摘选回复3:1.对于SUV来说,我希望掉头时能够一把过。2.希望倒车时雷达和影像非常精准,准确显示前后左右距离。3.智驾开启时能够应付紧急情况,很多事故是在智驾预警后被接管的一瞬间产生的,希望能够智能判断安全场景自动做出最少损失的措施(起码在接管的3-5秒内能够做到),不因驾驶员接管而失去正确反应时间。4.能够自动培养车主防御性驾驶习惯:如过红绿灯或岔路口提醒留刹车、前方急转时提醒减速、遇弯道时自动鸣喇叭预警、掉头预警各方向的来车等等。5.加强个人隐私的安全防护,车机智驾系统防黑客入侵。6.驾驶平顺,动力回收舒适,乘坐人员不晕车。摘选回复4:外形:喜欢强烈的运动外形,例如**品牌瓦罐车的造型。轮毂:低趴大轮毂,最爱了,配红色卡钳。安全:全车钢结构占比要高,注重碰撞测试等,气囊是否及时弹出等。颜色:黑武士,熏黑大灯等。百公里加速:必须地快,0-100 5秒就行。车辆屏幕:软件不要卡顿,系统升级要快,不要占用大部分时间,且升级时可以进行驾驶。冬天实际公里数:毕竟待的是大东北,冬天对电池的性能严重打折。性价比要高。摘选回复5:购车时除基础性能外,安全性配置(如 AEB、热成型钢车身)和智能化体验(高阶智驾、流畅车机)是核心刚需;座椅舒适性、NVH 表现及空间利用率影响长期使用体验;新能源车需关注续航与超充效率,混动车型则看重亏电油耗;品牌售后网络与保值率关乎长期成本,而跨界设计、内饰定制等个性化元素可提升场景适配性与情感价值。摘选回复6:我最关心的点是电池寿命和售后保障,国家强制要求车企提供 8年或12万公里 的电池质保,但这只是底线,各品牌的实际政策差异很大,比如我的车是2年内衰减超15%免费换,6年内超25%免费,但是要小心文字游戏,“终身质保”通常只给首任车主,且要求全程在4S店保养、每年不超3万公里等,部分品牌只保“电芯”(电池包内的零件),若电路板或BMS系统坏了可能不保。过保后换电池,费用可能高到肉疼,**车换电池22万,比车残值还高。 其次是安全性,磷酸铁锂电池耐高温、不易起火,但冬季续航缩水明显;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长,但热失控风险稍高;固态电池技术还不成熟,总之电池技术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 还有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很必要,但是车主会考虑激光雷达/摄像头修起来很贵(一颗雷达1500+),且事故后可能影响智驾校准,选传感器布局合理的车(避免装在保险杠等易撞位置),另外智能化上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车企是否提供终身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