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股价(1995.1.1 ~ 2004.12.31)
[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409/04/1614110251c9ef-372e-4ecc-894e-00d874a1ea71.png&aid=947035&bussinessType=2&tid=1120639[图片]
英伟达股价(2020.1.1 ~ 2024.9.4)
[图片]https://jdc100.huawei.com/CommunityGatewayService/com.huawei.ipd.sppm.jdcforum:JDCCommunityUserService/CommunityUserService/jdc/api/attachment/downLoadByAid?path=202409/04/161436e94a85a1-a3e8-4117-b4a4-610e23627322.png&aid=947036&bussinessType=2&tid=1120639[图片]
英伟达这两年的成功,本质上还是利用了AI这一波红利,充分发挥系统工程能力满足了大模型的技术需求。英伟达的股价,就是资本追逐AI大模型的指征。
但是,英伟达会不会成为2000年的思科?或者问题是,大模型泡沫会不会破裂?
这场繁华背后,确实已经暗藏危机!
1,大模型至今没有一个新模式的应用。这一点,确实非常像当初的互联网泡沫的阶段。互联网发展到Web 2.0才出现新应用,包括社交媒体、电子商务、搜索。这一波大模型泡沫会不会破了后再发展起来?如果是,英伟达的股价就会大跌。
2,大模型的参数规模还在不断增长,英伟达可利用的系统工程维度的招,基本使用得差不多了,空间见顶。量化,从FP16到FP4,已经没有空间了;封装技术,包括多die的主SoC封装以及多die多层的HBM封装,后续会越来越慢,主要是受限网络带宽以及先进工艺技术技术。
3,先进工艺技术首先是发展周期放慢,再则每一代的性能和功耗的增益都有限,还有就是,到7埃,很可能就暂时到头了。
4,集群也基本见顶,经济性不行,能耗太高,故障率也太高,性能受限网络带宽,一切的基础仍然还是先进工艺技术。
5,我们真能信仰Transformer很快达到人类差不多的程度吗?
长远乐观,短期不容乐观,核心还是应用问题,技术必须变现,变现还得人买单。大模型在各行各业是否已经有新模式的应用了?如果还没有新应用,核心障碍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