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消息消费者需求探讨
探讨背景:*5G消息业务是手机短信服务的全新升级,从纯文本升级为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定位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富媒体信息服务。苹果手机叫RCS消息,华为手机叫增强消息,其他手机叫5G消息。*本问卷期待您从手机短信业务的使用者角度作答。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HUAWEI WATCH FIT 4 悦动白(999元)二等奖(2名):华为智选 沃莱智能跳绳S2 Pro(499元)三等奖(3名):华为多协议超级快充移动电源10000mAh(179元)价值奖(20名):100-1000智豆(视回复价值发放)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25年08月26日至2025年09月09日活动规则:1、为了保护各位的观点信息,所有回复均被设为仅自己可见。2、禁止小号参与活动,否则取消活动资格。3、回帖提交要求:重复帖、抄袭、AI作答帖、灌水帖及非研讨范围内的帖子无效。4、本次评奖规则由华为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5、本次活动解释权归华为JDC社区所有。6、同意由管理员摘取回帖内容匿名共享在本社区,供社区用户学习。7、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
Juniper:到2030年运营商蜂窝物联网收入将达300亿美元
C114讯 北京时间9月1晚间消息(蒋均牧)Juniper Research预测,到2030年,运营商将因网络API驱动的蜂窝物联网而获得巨额收益,但同时警告称,如果6G时代重蹈5G部署的覆辙,则将面临风险。这家全球科技战略公司预计,到2030年,运营商蜂窝物联网收入将达到300亿美元,较预测的今年总额增长74%。Juniper Research表示,对运营效率和自动化日益高涨的需求将推动这一增长。它鼓励运营商采取创新方法,从物联网连接中创造收入,同时警告称,仅凭这一点不足以在新兴的6G市场中蓬勃发展。“运营商将通过基于使用量的计费方式在物联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6G,运营商不能重蹈5G的覆辙。仅有连接是不够的。”Juniper Research高级研究分析师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表示。Juniper Research正在发布一份关于该行业的报告,并解释说它认为网络API正逐渐成为运营商手中关键的创收武器,因为该技术能够按需提供对基础设施功能的标准化入口。这些网络功能为提供基于使用量的计费(而非固定的月费)开辟了道路,不过Juniper Research提醒运营商应采取便于企业获取这些功能的方法。例如通过开发者门户提供基于标准的网络API,将使企业能够“轻松部署网络应用程序,而无需深厚的电信经验”。作者:蒋均牧   来源:C114通信网
华为陶景文: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让数据可见、可信、可用
8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AI可信数据空间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在主题为“云上数智跃迁,重塑千行万业”的致辞中表示,数据已经成为数智化、智能化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如何让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在安全可信的框架下,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并与AI深度融合释放价值,是当前行业面临的关键命题。基于华为在数智化领域的丰富实践,陶景文围绕数据与AI融合发展等关键命题展开了分享。8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AI可信数据空间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在主题为“云上数智跃迁,重塑千行万业”的致辞中表示,数据已经成为数智化、智能化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如何让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在安全可信的框架下,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并与AI深度融合释放价值,是当前行业面临的关键命题。基于华为在数智化领域的丰富实践,陶景文围绕数据与AI融合发展等关键命题展开了分享。8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AI可信数据空间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在主题为“云上数智跃迁,重塑千行万业”的致辞中表示,数据已经成为数智化、智能化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如何让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在安全可信的框架下,实现“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并与AI深度融合释放价值,是当前行业面临的关键命题。基于华为在数智化领域的丰富实践,陶景文围绕数据与AI融合发展等关键命题展开了分享。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构建坚实信任体系数据工程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发展数智经济、人工智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也是最为烦琐的一个工程。陶景文表示,2016年华为开始推进数智化转型时,便秉持着“战略是根本,数据是基础,智能是方向”的逻辑,将“数据工程”作为公司推进数智化转型的第一号工程,最终花了18个月的时间,成功构建了华为第一套数据治理体系。数据的汇聚流动与信任构建,是释放数据价值的前提。陶景文强调,数据唯有汇聚,才能打破信息孤岛,增加数据多样性,进而催生更多元的价值。唯有流动与交换,才能让数据在不同场景中碰撞出创新火花,为数字化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华为作为数转智改领域的深度参与者与技术赋能者,其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实践,正是以建立数据信任为基础,只有先让企业相信数据汇聚的安全性、流动的合规性,才能真正打消数据共享的顾虑,为后续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铺路。陶景文表示,华为在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是数据的连接,旨在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初步整合;第二阶段是数据的汇聚,通过围绕业务价值主线,将分散的数据集中起来,同时明确数据的主体与责任人,为后续应用奠定基础;第三阶段则是数据的应用,让数据在合规范围内高效流转,并通过智能技术挖掘其深层价值。然而,数智化企业并非毫无边界,数据要从集成走向汇聚,再到高效的连接与应用,面临的最大阻碍便是“信任”。与固定资产不同,数据资产具有流转速度快、确权难度大、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等特点,这使得数据在跨主体流转过程中,极易引发权益纠纷与安全风险。因此,陶景文认为,建立具备信任关系的合约,是推动“数据空间”发展的关键。只有当各方主体在信任的基础上相向而行,才能让数据真正实现自由安全的流动。拒绝“挖矿建楼”:AI健康发展需平衡“主权保护与开放流动”在AI快速发展的当下,陶景文明确反对“挖别人家的矿,建自己家的楼”的不合理模式,强调发展AI必须坚守“数据主权保护与开放流动平衡”的核心理念。一方面,要借助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手段为数据所有者权益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行业内、跨领域的数据协同,让数据在合规的框架下,为AI创新提供支撑,促进AI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高质量数据的“开放流动”影响着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深度,对于数据如何能让AI更好,陶景文介绍道,华为云将可信数据空间与 AI 开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并基于“一湖一链一中枢”的参考架构,对传统政企的大数据平台进行迭代升级,构建起“数据可信流通-模型安全训练-应用合规落地”的完整闭环,使其具备了“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四大核心能力。同时,围绕着多主体相互的身份互信、数据确权、高质量数据集的开发利用、模型合规训练和推理等关键问题,华为云也构筑了合规治理、价值共创的新体系,最终实现了“全域数据可见、全链条数据可信、全模态数据好用”。比如,华为联合南通高新控股集团,面向4000多家家纺企业,沉淀了亿级行业数据资产,建成数据流通、行业指数、模型创新、质检服务等4大价值场景能力中心,促进了行业的有效共享和价值循环。多方协同:数据空间从“探索”走向“成熟”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陶景文认为,“数据空间”的成熟并非单一主体能够实现,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首先,要加快形成产业共识与标准体系,华为也积极参与数标委等权威机构的标准制定工作,将自身在实践中沉淀的“数据标准标识”、“可信接口规范” 等技术成果转化为行业标准,目前已主导或参与20余项数据空间相关标准的编制。其次,要探索商业驱动的价值闭环。数据空间的发展需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撑,应通过“数据空间+行业场景”的创新模式,让数据流通产生可见、可感的价值;最后,需加强各行业、各区域、各国家间的合作。“数据空间”的未来必然是面向全球的,需要形成互联互通的交换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全球合作,形成全球共识和统一标准。演讲最后,陶景文表示,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智时代的“基础设施”,从国家政策支持、行业需求增长、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实践深化等方面,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为云愿以开放的姿态携手各界伙伴,为“Data+AI”全链路协同提供工程化支撑,共同构建“泛在入湖、数据可信、AI好用”的新型智能数据基础设施。通过提升AI数据集的高质量供给,促进 Data+AI 的全面融合发展与创新,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万业,
IDC:印度平板上半年出货220万台降32.2% 联想跃居第二
C114讯 北京时间8月31日晚间消息(蒋均牧)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平板电脑市场下滑近三分之一,前五大厂商中有三家出现大幅下滑,原因是消费市场的增长被商业市场出货量的下降所抵消。 1~6月,印度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32.2%,至220万台,其中消费市场增长20.5%,商业市场下降66.7%。 教育市场下降66.7%,企业市场下降26.2%。IDC指出,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资助项目的减少。过去几年,政府和教育领域的平板电脑购买量激增,但由于其三到四年的更新周期,公共部门的需求在过去几个季度有所下降。 IDC印度及南亚研究分析师普里扬什·蒂瓦里(Priyansh Tiwari)指出,消费平板电脑市场继续呈现强劲势头,线上渠道增长速度超过线下,这主要得益于独家产品发布和返现奖励。 三星出货量下降38.1%,但仍以41.3%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低于去年同期的45.2%。联想从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出货量增长12.6%,市场份额提升近5个百分点。 尽管出货量下降13.6%,但苹果的市场份额仍有所增长,以11.8%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三位。小米从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出货量增长了28.5%,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1.4%。宏碁的出货量暴跌73.1%,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3%降至9.1%,从第二位跌至第五位。 作者:蒋均牧 来源:C114通信网
《2025年广东智能建筑高峰论坛》
欢迎各位莅临本次《2025年广东智能建筑高峰论坛》诚邀您参与本次话题探讨(我们衷心希望深入了解您的需求和意见。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仅限现场参会用户参与有效,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若您不小心退出抽奖页面,请点这里
华为:AI推理创新技术UCM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源(转载)
http://www.cctime.com/html/2025-8-13/1715984.htm        8月12日晚间消息,在2025金融AI推理应用落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华为数字金融军团CEO曹冲出席并发表致辞。论坛上,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旨在推动AI推理体验升级,提升推理性价比,加速AI商业正循环。同时,华为携手中国银联率先在金融典型场景开展UCM技术试点应用,并联合发布智慧金融AI推理加速方案应用成果。 周跃峰在论坛上强调:“AI时代,模型训练、推理效率与体验的量纲都以Token数为表征,Token经济已经到来”。为保障流畅的推理体验,企业需持续加大算力投入,但如何在推理效率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成为了全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为此,华为推出UCM推理记忆数据管理器,包括对接不同引擎与算力的推理引擎插件(Connector)、支持多级KV Cache管理及加速算法的功能库(Accelerator)、高性能KV Cache存取适配器(Adapter)三大组件,通过推理框架、算力、存储三层协同,实现AI推理“更优体验、更低成本”。 在与中国银联的联合创新技术试点中,UCM的技术价值得到验证。在中国银联“客户之声”业务场景下,借助UCM技术及工程化手段,大模型推理速度提升125倍,仅需10秒即可精准识别客户高频问题,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未来,中国银联将依托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联合华为等生态伙伴共建“AI+金融”示范应用,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验证”走向“规模化应用”。 论坛现场,华为正式公布了UCM开源计划。UCM通过开放统一的南北向接口,可适配多类型推理引擎框架、算力及存储系统。今年9月,UCM将正式开源,后续逐步贡献给业界主流推理引擎社区,携手全产业共同推动AI推理生态的繁荣发展。
赋能产业发展 守护无线安全——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开启
2025年9月,是第十六个全国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主题为“赋能产业发展 守护无线安全”。为落实2025年全国无线电管理重点工作推进会部署,为无线电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国家无线电办公室于日前印发《国家无线电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无线电管理宣传月工作的通知》,对宣传月期间各项工作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全力做好宣传工作,讲好“无线”故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围绕今年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主题和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提前精心谋划宣传月期间的各项工作。做好统筹协调,积极对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媒体等,汇聚多方力量,抓紧抓好抓实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是突出宣传重点,扩大受众范围。结合今年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主题,聚焦加强频谱资源统筹开发利用、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保障重大活动安全、防范电信诈骗、打击“黑广播”“伪基站”、查处干扰、无线电科普等重点内容开展宣传。通过邀请群众进机关,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开展宣讲等方式,让无线电相关知识深入人心。 三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互动体验,通过主题展演、电波通联、知识竞赛、无线电测向赛等活动,变单向输出为双向互动,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优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争取实现主流宣传渠道全覆盖。四是用好活动平台,形成宣传合力。今年9月将举办2025年中国无线电大会、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发利用与技术创新大赛和电磁频谱技术学术研讨会。要利用好活动平台,结合今年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主题,梳理总结本省(区、市)无线电产业发展和无线电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配合开展大会大赛活动相关宣传工作,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塑造活动品牌。社会宣传是增强公众对频谱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有力手段。为切实做好宣传月的社会宣传工作,“中国无线电”微信公众号将设立无线电管理宣传月专栏,欢迎积极投稿,共享开展宣传月活动的新闻报道、典型经验及做法、科普宣传视频等。宣传月期间,相关投稿可发至“全国无线电信息报送联络员群”,或邮箱chinaradio@cnii.com.cn。为支撑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开展宣传活动,《中国无线电》编辑部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走近无线电——无线电管理科普宣传手册》《永不消逝的电波——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通信》、漫画无线电管理系列宣传手册、年度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宣传册、有关管理规定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供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宣传月期间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发放。  来源:中国无线电
【通话AI智能助理】使用意愿探讨
探讨背景:在通话场景中引入AI智能助理的服务,为了更近的贴近用户需求,特此做个小探讨,用户真正爱用、实用的功能有哪些~ 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将您的感受和建议告诉我们,我们非常重视每位用户的宝贵意见,期待您的参与!现在我们就马上开始!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HUAWEI FreeBuds 6i 有线充 流光紫(599)二等奖(2名):华为超级快充无线车充(Max 80W)曜石灰(399)三等奖(3名):华为无线鼠标(第二代)CD26R 星云灰(199)价值奖(20名):智豆奖励(300-800智豆)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25年08月11日至2025年08月25日活动规则:1、为了保护各位的观点信息,所有回复均被设为仅自己可见。2、禁止小号参与活动,否则取消活动资格。3、回帖提交要求:重复帖、抄袭、AI作答帖、灌水帖及非研讨范围内的帖子无效。4、本次评奖规则由华为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5、本次活动解释权归华为JDC社区所有。6、同意由管理员摘取回帖内容匿名共享在本社区,供社区用户学习。7、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
《2025东莞制造行业IP Club技术沙龙 》
欢迎各位莅临本次《2025东莞制造行业IP Club技术沙龙》诚邀您参与本次话题探讨(我们衷心希望深入了解您的需求和意见。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仅限现场参会用户参与有效,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
新型企业网关(融合存储和AI算力等能力)产品定义和应用探讨
探讨背景:邀请您一起来定义一个新产品,用于人的中小型企业。准备定义一个这样的企业网关(企业用的光猫)产品,这个网关可以提供Wi-Fi上网,可以集成硬盘(如8T HDD);可以集成一定的算力(如6~16TOPS);可以集成红外/Wi-Fi/星闪感知等能力;可以有HDMI外接显示器,甚至可以提供语音识别。这个产品是企业日常都需要用的,能够真正的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或者满足新的高频应用场景。产品可以放在桌子上或挂墙上,长宽尺寸 200mm~300mm。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HUAWEI FreeBuds 6i 有线充 流光紫(599元)二等奖(2名):华为智选 力博得智能冲牙器Pro LBE-0073A(329元)三等奖(3名):华为智选 哈尔斯智能水杯 弹盖款(169元)价值奖(20名):200-1000 智豆(200-1000 智豆)活动时间:活动时间:2025年07月22日至2025年08月14日活动规则:1、为了保护各位的观点信息,所有回复均被设为仅自己可见。2、禁止小号参与活动,否则取消活动资格。3、回帖提交要求:重复帖、抄袭、AI作答帖、灌水帖及非研讨范围内的帖子无效。4、本次评奖规则由华为专家评审团进行评审。5、本次活动解释权归华为JDC社区所有。6、同意由管理员摘取回帖内容匿名共享在本社区,供社区用户学习。7、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
WAPI产业联盟发布《无线局域网产品工程化实现指南第11部分:WAPI与IEEE 802.11be》团体标准(转载)
http://www.cctime.com/html/2025-8-13/1715962.htm    中关村无线网络安全产业联盟(WAPI产业联盟)近日发布《无线局域网产品工程化实现指南第11部分:WAPI与IEEE 802.11be》团体标准。该标准的发布,是对《无线局域网产品工程化实现指南》团体标准的更新完善,将助力安全无线局域网产品在支持超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同时,更有效地兼顾安全性与高效性,通过多链路传输技术增强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提升抵御网络攻击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稳定、高速的无线连接体验。 随着WAPI技术的持续发展和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不断演进,相关融合技术应用受到设备生产厂商广泛关注。自2007年起,WAPI产业联盟组织产业力量开展《无线局域网产品工程化实现指南》多部分团体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为符合GB 15629.11国家标准及其他无线局域网规范的产品提供组合工程化实现技术支撑,确保无线局域网产品具备安全鉴别和保密通信能力,并与不同速率产品实现良好的WAPI安全协议互通。 此次发布的标准,规定了WAPI与IEEE 802.11be组合实现时的安全策略协商、密钥建立、数据处理流程、封装格式及密码套件的工作模式等内容,提供了两者在产品中协同工作的实现指南,可用于指导厂商开发安全无线局域网产品,同时为市场建设单位和用户开展产品测试与应用提供参考。 该标准由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无线网络安全产业联盟、西安芯语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信傲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州莲雾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业内人士指出,标准的发布实施,填补了WAPI安全协议与新一代更高速率技术融合的标准化空白,进一步完善了 WAPI 标准体系,为安全无线局域网产品与IEEE 802.11be技术融合的工程化实现提供了清晰、明确且可操作的指导。这将推动产业界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加速 WAPI在更多行业和场景的广泛应用,为构建高质量安全无线局域网生态体系注入新动能。 另据了解,在标准起草过程中,WAPI产业联盟测试实验室已依据标准技术内容建设“WAPI+11be”基础测试能力,目前正在征集“WAPI+11be”测试床辅助单元,将为符合标准的产品提供功能验证及合规性检测服务。
2025广州制造行业IP Club技术沙龙
欢迎各位莅临本次《2025广州制造行业IP Club技术沙龙》诚邀您参与本次话题探讨(我们衷心希望深入了解您的需求和意见。我们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仅限现场参会用户参与有效,回复内容请勿涉及第三方非公开的信息)
电信业的“万亿隐忧”
9月1日消息(艾斯)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而工信部公布的《2025年前7个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则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431亿元,同比仅增长0.7%。这一低增长率在今年的相关统计报告中并非首次出现,但却凸显出近年来电信业增长乏力的持续低谷。结合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财报来看,一方面占据运营商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网络连接业务增长基本陷入停滞,“基本盘”用户规模已触及天花板,5G未能很好地拉动移动数据流量增长及客单价上升;另一方面以云服务、数字化转型服务为代表性的新兴业务在运营商收入中占比逐渐提高,但相较于前几年“跑马圈地”时的狂飙式增长,增速已经出现显著下降。在万亿收入的背后,电信业正面临着业务结构与持续增长动力的多重挑战。整体收入保持增长 但已显著放缓纵然电信业发展遭遇平台期已是业界共识,但回顾过去几年通信业统计公报的数据不难发现,整体业务收入增速在2024年至2025年出现明显放缓。同比来看,2024年1-7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10354亿元,较上年增长3.0%;2023年1-7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056亿元,同比增长6.2%。以年度数据坐标轴来看,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2%。2023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2%。2022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021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另外,进入2025年以后,每个月的统计公报不再披露各个细分业务的具体收入及占比情况,因此对于目前电信业收入构成的情况,我们可大致参考工信部《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比例:2024年,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37.9%降至36.2%;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5.6%提升至15.9%;新兴业务收入(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在内)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21.6%提升至25%;语音业务收入占电信业务收入的7.3%。可以看到,截至2024年底,移动数据流量业务与新兴业务合计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超过60%。然而,在整体电信业务总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25年这两大细分业务收入的增速不容乐观。2025年前7个月,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9%。作为对比,2024年全年,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2023年全年同比增长17.2%;2022年全年同比增长21.4%;2021年全年同比增长28.3%。可见,电信业务总量的增速放缓十分显著,进入2025年之后同比增速始终低于10%。与此同时,占据电信业务收入35%以上的移动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增速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2023年下降0.6%,2024年下降1.5%),占据电信业务收入四分之一的新兴业务收入增速也已从2022年的32.1%的峰值跌至2024年的10.6%,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进一步下探。因此,电信运营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的迫切性正在急剧增强,否则整体收入不增反降将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电信业发展下一步:稳存 拓增 提质2025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上半年财报显示,三家公司的收入增幅普遍低于2%,中国移动甚至已经出现了收入同比下降。“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电信业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围绕面向不同市场的精耕细作,C114梳理了三个关键词——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稳存量:个人市场(To C)与家庭市场(To H)作为运营商的“基本盘”,几乎已经很难实现增量。截至7月末,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15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渗透率达62.7%,行业早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以中国移动为例,其移动客户规模达到10.05亿户,2025年上半年仅净增56万户移动客户。这也是近年来频繁出现打着“携号转网”的名义进行恶性竞争的原因之一。相较于移动网络,在家庭市场,千兆网络与FTTR组网的普及以及由此推动的“双千兆”融合服务,正在为运营商带来一定的增长动能。因此,做深做实客户运营,通过在网络连接之外,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创新服务与附加价值,将成为运营商保持个人市场与家庭市场用户粘性的一个关键。仍以中国移动为例,在个人市场,该运营商正通过“网龄成长计划”、“全球通升级计划”等精细化手段持续巩固规模;在家庭市场,中国移动以“移动爱家”品牌引领,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新型融合经营体系。202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家庭客户综合ARPU达到44.4 元,同比增长2.3%。同时,中国联通50%的用户选择了“双千兆”服务,融合业务渗透率超过77%、客单价超过百元。拓增量:政企(To B/G)业务对于电信运营商的收入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但其市场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作为政企业务增长的最大驱动力,面对包括Hyperscaler在内的激烈市场围剿,三大运营商的云服务增速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放缓趋势。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政企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上的预算可能会更加谨慎。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国家队”,三大运营商在面向行业用户时虽具备天然的社会公信力,但下一步如何做出更理解细分市场需求、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将是保持政企业务健康增长的关键。中国移动近期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设立了新的集团级部门——“数智化部”,瞄准的正是对政企市场服务的进一步专业化。值得关注的是,三大运营商在5G专网方面的收入呈现出显著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联通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高达60%,中国移动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57.8%,达到61亿元。这一数字在整体收入中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此外,车联网与视联网也在为运营商收入做出更大贡献。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信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中国联通披露其车联网连接数达到8600万,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行业第一。提质量:三大运营商已将AI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将其视为下一步发展最关键的增长引擎之一。伴随AI相关投资的逐年增加,运营商目前已完成了从算力基础设施到AI原生产品能力的全方位构建。根据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国电信目前拥有自有智算资源43EFLOPS;中国移动智算总规模达61.3EFLOPS,自建智算达33.3EFLOPS;中国联通智算总规模达30EFLOPS。在自研大模型和AI智能体方面,中国移动打造了“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教育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并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 MoMA,灵犀智能体月活跃客户超6000万户;中国电信打造了“星辰”大模型,同时打造了80 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行业智能体,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中国联通则打造了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工业制造、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上百个AI智能体。重要的是,AI业务已开始问为运营商带来收入变现。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智能收入(包括面向客户提供的AI、智算服务等收入)达63亿元,同比增长89.4%。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透露,上半年中国联通AI业务已经开始规模变现,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杨杰亦表示,目前AI为中国移动带来收入的具体数量很难确切统计,但已达到几十亿的数量级。显然,几十亿元对于中国移动上半年5438亿元的总收入而言十分微薄,但这却代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与可能性。通过将通信网络、算力网络、AI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产品中进行深入融合与封装,运营商的身份角色与产业定位正在发生转变,一条未来可期的AI规模化、商业化路径也在逐渐显现。
我国已建成5G基站459.8万个 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
截至目前,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5G工业网关、5G工业路由器等数量超百款;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到42%,5G-A、6G等关键技术研发、国际标准研制处于全球第一阵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介绍,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演进升级,截至今年7月底,建成5G基站459.8万个,千兆网络能力端口超过3053万个,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加快构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 EFLOPS(FP16半精度)。与此同时,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实力持续提升,关键技术领域实现新突破,重点产业布局取得新成果,激发行业企业发展活力。孙姬表示,目前我国构筑了涵盖芯片、终端、基站设备和测试仪表等完整5G产业链。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加快布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快速发展,催生大量垂直领域模型,星网、千帆、天启等星座加速组网;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获颁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企业达18.65万家,同比增长10%。此外,信息通信赋能千行百业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环节,推动工业领域创新范式变革、研发效率提升和创新体系重塑。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目前,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6个,案例总数超过13.8万个,加速向生产核心环节延伸。5G工厂平均产能提升19.6%,运营成本下降14.5%,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推进信息通信业“建、用、研”,其中将加速推动5G-A产品体系与高品质网络落地部署,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并前瞻布局和培育面向6G的应用产业生态。来源通信世界
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启动建设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或爆发式增长(转载)
http://www.cctime.com/html/2025-8-15/1716151.htm 据媒体报道,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8次飞行。 长江证券指出,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启动建设或将带动小卫星及商业发射需求爆发式增长,进而推动火箭、小微卫星制造业快速扩张,从而带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全面升级期,预计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德恩精工控股子公司德恩航天主营航天航空领域零部件产品,生产以3D打印增材制造、精密铸造和精密加工为主。公司表示德恩航天有在推动火箭发射领域的产业布局。 航天环宇在商业航天领域,公司已完成 “千帆”星座4.5米测控天伺馈、“千帆”星座1.8米馈电天伺馈产品的研制、车载站、集装箱机动数传站、固定站等高难度站型研制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