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玉门油田红柳泉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完成吊装
中国石油网消息(特约记者 栾海燕)8月25日,玉门油田红柳泉5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取得重大进展,T055号风机顺利完成吊装并精准就位,标志着该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圆满成功,正式拉开风电组装序幕。  吊装的T055号风机第五节塔筒长19米,重69吨。该风机塔筒共由5节巨型钢结构组成,总重近300吨。根据施工计划,首节塔筒吊装完成后,将依次吊装其余4节塔筒。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精准,项目建设团队于每天6时启动作业,全员进入高度协同的“战斗状态”。测量人员全程反复校准基础水平,确保安装基准准确;起重操作人员与地面指挥实时沟通、紧密配合,动态监测风速变化,及时调整吊装姿态;借助激光定位系统,塔筒实现高空毫米级精准对接,为后续吊装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作为本项目首台进行吊装的风机,T055号风机的成功实践,为后续数十台风机的高效、安全吊装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吊装流程,对提升全项目吊装作业效率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来源: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9/02/030172528.shtml
时光脚步不停,从夏天的热烈、充盈走向秋天的成熟、内敛!【石油石化行业圈六七八月份月总结帖】6/7/8月版主-吵吵
一叶落,天下秋,不急不躁,岁月静好,夏已尽,秋已至。不必惋惜夏的离去,也不必焦虑秋的到来。当第一片叶子带着三分不舍、七分轻盈飘落时,我们忽然懂得:夏已尽,秋已至。挥别这个任期,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恩。感谢这三个月给予的一切,我会更加珍惜时光,不负每一份美好!下面我把本圈678月的总结帖推介给大家,也请大家在继续支持我们石油石化行业圈! 一、版主本月工作: 1、版主总结: 6月17日+石油石化行业圈6/7/8月份版主报到---吵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0196月30日+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石油石化行业圈六月份月精华帖】6/7/8月版主-吵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164&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8月1日+七月落幕,八月启航,新的篇章,携梦前行不回头!【石油石化行业圈七月份月精华帖】6/7/8月版主-吵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794&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8月31日+夏末秋初,八月悄然退场,九月携希望而来【石油石化行业圈八月份月精华帖】6/7/8月版主-吵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328 2、行业周报: 6月22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六月第一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4936月28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六月第二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9877月12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七月第一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143&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7月27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七月第二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317&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3、行业白皮书: (1)6月29日+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053(2)8月29日+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146 4、华为专家话题回复: 6月4日+业界主流虚拟化平台替代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4902 6月10日+汽车驾乘体验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292 6月11日+企业算力需求及痛点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4532 6月11日+2025光储工商业场景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490 6月11日+存量专用备份存储市场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331 6月19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座舱大模型+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096#pid6702646 6月23日+居民区/园区场景下,天线创新的应用可行性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586 6月24日+【秀“肌肉”,赢智豆】设置擅长领域,答题智豆加成!+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642 6月27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座椅布局偏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879#pid6710206 7月7日+车主对超充联盟特性的使用意愿度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705 7月9日+渠道伙伴支撑满意度调研问卷+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860 7月11日+新能源车购车决策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074 7月17日+智能驾驶探索研究(第二阶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459 7月18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后排屏使用体验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560 7月23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车内场景需求+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012 7月24日+金融安全园区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550 7月28日+中国企业AI应用部署及使用情况调研+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380 7月29日+城市SUV及越野车型用车体验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47 8月16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八月第一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M411Q7a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7&vd_source=6c41ce4830348901da8a7d90916db61f 8月24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八月第二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639&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8月1日+聊聊您在华为云控制台“配置/跨服务操作”方面的体验+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767#pid6737999 8月7日+高教行业资产管理物联网建设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155#pid6742525 8月11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中大型SUV车型+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43#pid6745335 8月11日+【通话AI智能助理】使用意愿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35#pid6745333 8月13日+大型家用SUV用户兴趣及选购策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602#pid6747237 8月14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市场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492#pid6748161 8月14日+新能源车主最近一次充电体验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973#pid6748160 8月15日+企业办公/经营对网络信息技术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550 8月21日+华为超充品牌认知度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892#pid6754974 8月27日+智能电动车日常使用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513#pid6759197 二、当月精华帖: 6月份:1、6月7日+未来可期TG+化销华东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销量创新高+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133 【版主观点】今年以来,化销华东通过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把握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下游行业需求回暖的机遇,积极拓展产品应用市场。前5个月,LLDPE销量突破6.7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销量攀升的同时,化销华东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聚焦下游客户重点关注的高性能改性料和专用料等细分领域,联合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攻关,成功开发出LLDPE高附加值新产品。前5个月,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同比提升16%。 2、6月13日+小雨点点+玉门油田加注“创新燃油” 三年来科技贡献超四亿元(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655 【版主观点】6月9日,记者从玉门油田科技信息部获悉,3年来,油田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奖2项,中国石油优秀油气开发方案1项,科技贡献4亿元以上,为玉门油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燃油”。 3、6月16日+高考成功+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牵头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5855 【版主观点】6月5日,笔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牵头制定的“定量荧光分析仪校准规范”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计划,这是该公司首次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制定任务,标志着中国石油在石油勘探核心检测技术标准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4、6月19日+阿岩73+中国石油,又一200万吨油气田即将诞生!(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178 【版主观点】日前,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传来喜讯:其煤岩气日产气量刷新历史峰值,达到822万立方米,按此产能折算,年产能可达30亿立方米,相当于239万吨油气当量,标志着我国非常规油气开发迈上新台阶。作为核心主力气田,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煤岩气气田 ——大吉气田表现尤为亮眼。近三年来,该气田通过技术创新与高效开发,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较去年同期产量直接翻番,目前已形成200万吨油气当量的年生产能力,触及中型油气田的门槛。 5、6月21日+北方苍狼+首创 西南油气田三甘醇脱水技术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447 【版主观点】中国石油采气首席技师刘辉带领团队历时1年攻坚,首创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甘醇脱水智能绿色国产化技术体系,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成果更是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6、6月23日+yongkun+【转载】昆仑物流多维度织密安全防护网+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523 【版主观点】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昆仑物流结合国家及集团公司部署要求,以沉浸式教育、智能化防控、全覆盖检查3大“组合拳”,全方位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7、6月25日+吵吵+“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772 【版主观点】中国海油对外宣布,大气田二期项目最后一口生产井成功开井并处于平稳生产状态,该项目实现全面投产。至此,“深海一号”大气田所有23口水下气井均投入生产运行,最高日产能达1500万立方米,成为国内迄今为止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标志着我国迈出了以深水气田群建设实现深海油气规模化开发的关键一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8、6月25日+wendy85+渤海装备加速“出海”高端装备多点开花+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775 【版主观点】渤海装备积极落实国际市场开发年度规划,深化渠道建设、增强合作黏性,完善海外技服人员常驻机制,全力捕获商机。以八大重点开发项目为抓手,国际高端市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井口穿越器、抽油泵等产品在非洲和东南亚获得新订单。 9、6月26日+渐行渐远+渤海钻探连续油管业务驶入发展快车道(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838 【版主观点】渤海钻探连续油管队用时7.5天,高质量完成3口超深井7趟次作业,累计进尺超4.5万米,施工效率提升26.7%,刷新该公司承担连续油管业务以来最快施工速度。当前,连续油管在渤海钻探的业务量同比增长89.5%,标志着该公司连续油管业务已驶入规模高效发展的快车道。 10、6月28日+未来可期TG+大庆钻探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规模化应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978 【版主观点】大庆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电磁波随钻测量仪器在大庆油田喇萨杏主力区块、头台油田,吉林油田乾安区块等,累计完成662口井的随钻测量技术服务。目前,该研究院新一代DQEM-203系统与Φ35系列仪器研发同步启动,将为非常规领域钻井提速提质增效、为油田剩余油挖潜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7月份: 1、7月1日+TTTT11+中原油田积极开展“AI+”行动,推进人工智能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AI赋能智慧油气田建设+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065&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与经济发展新引擎。中原油田该如何加速AI技术在勘探开发领域的落地应用,为油田高效开发注入新动能?“我们必须抢占创新发展新赛道,将数据优势、场景优势与技术优势转化为人工智能发展优势,推动AI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源链深度融合,实现勘探开发提速提效。 2、7月15日+吵吵+国内首套国产化LNG冷能发电装置累计发电突破1100万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39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LNG冷能发电是将LNG气化外输过程中产生的冷能有效利用参与发电。该套冷能发电装置依托宁波“绿能港”接收站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的分体式中间介质气化器建设,设计年发电量约2300万度,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植树造林78万棵,节能降碳效果显著。 3、7月16日+yongkun+【转载】大庆油田四站储气库注气量创历史新高+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455&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截至7月11日,大庆油田四站储气库今年以来已注气超1.5亿立方米,注气量同比增加0.4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4、7月18日+未来可期TG+宝石管业自研直连型套管成功下井应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624&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BJC-FJ直连型特殊螺纹套管在油田的成功应用,为非常规油气老井二次开发提供了装备利器,对进一步增强中国石油高端油套管产品的创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宝石管业将持续与油田深度融合,打造高端化系列化定制化管材产品,奋力推动“制造+服务”走深走实,为我国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5、7月19日+高考成功+渤海钻探:自研电控堵塞器填补国内空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70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从技术跟跑到自主创新,渤海钻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带压作业向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目前,渤海钻探技术团队正在探索电控堵塞器的优化路径,加速推动技术从单项突破向综合能力提升迈进。未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技术迭代,拓展该工具在超深井、页岩油气井等非常规油气领域的应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创新动能。 6、7月26日+渐行渐远+锦州石化:稀土顺丁橡胶量产助力新能源汽车轮胎升级(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245&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7月17日,锦州石化公司稀土顺丁橡胶发往华东地区,这是该公司本月向第二家下游用户发送产品。6月底,锦州石化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稀土顺丁橡胶,经2家国内轮胎头部企业评测,通过半钢子午线轮胎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原料胶性能测试,正式步入量产应用阶段。 7、7月26日+吵吵+中国石化参与编制发动机油新国标发布+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772 【版主观点】近年来,中国石化持续加大润滑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建设,主导多个润滑油领域国际标准建立,率先推出新能源汽车全系列润滑产品。围绕本次新标准的推出,润滑油公司与国内外先进汽车制造商合作,同步研发原始装填油,早于标准发布将符合最新规范的产品推向市场。 8、7月28日+渐行渐远+国产首台70兆帕超深井注气压缩机组投用(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400&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我国7000米以深的超深油气藏开发,面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难题。70兆帕高压注气压缩机作为核心设备,产品和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为满足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中国石油启动了“70兆帕高压注气压缩机组研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济柴动力凭借多年的压缩机研制服务经验,成为攻关该项目的“先锋部队”,着力攻关高压动态密封可靠性,高压气流脉动、机械振动与附加应力控制,高压高转速下的核心部件寿命,智能化运行与安全监控四大关键瓶颈。 9、7月29日+吵吵+中国石化流化床双氧水新技术生产装置完成优化改造+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521&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日前,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的湖南石化年产40万吨双氧水生产装置完成氢气净化单元改造,实现氢气资源高效利用。该技术由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研发,有力支撑我国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 10、7月30日+吵吵+中国石化两项成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6978 【版主观点】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国资委在“AI焕新 产业共赢”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论坛上发布了40项“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优秀建设成果”,中国石化 “AI辅助聚酰亚胺气体分离材料开发”成功入选。此外,中国石化分子筛材料智能研发平台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 8月份: 1、8月8日+高考成功+辽河油田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发生技术获突破+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00&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这项技术推动了蒸汽生产以电代气的突破,为稠油开发开辟了绿色转型新路径,还可助力页岩油、煤层气的开采以及深层、超深层稠油SAGD开发。以往稠油热采依托地面锅炉烧天然气产生蒸汽。这项技术通过3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实现‘地上注水、井下产汽’的跨越式突破,消除了沿程热损失,不仅提升了井下蒸汽干度、提高了开发效果,而且减少了天然气用量。 2、8月9日+吵吵+江汉油田首次应用钻井动态测斜技术+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92&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钻井测斜主要目的是测量钻进期间的井眼轨迹,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实现全井筒安全高效钻进。传统静态测斜工序耗时长,存在卡钻风险,其数据的滞后性影响了轨迹优化调整效率。对此,江汉油田结合涪陵工区地层特征,与设备厂家共同研究制定仪器升级改造方案,组织动态测斜现场试验,实现了钻井过程中井斜实时精准测量,有效规避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 3、8月11日+未来可期TG+辽阳石化聚丙烯装置首用国产主催化剂开车成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7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8月1日记者获悉,辽阳石化烯烃部聚丙烯装置迎来重大技术突破,首次完全采用国产主催化剂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企业成功打破对进口催化剂的长期依赖。此次成功应用的国产主催化剂在活性、选择性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满足装置严苛的生产要求。其采购成本较同类进口催化剂大幅降低约30%,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8月12日+北方苍狼+国内首个油气井控数智化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7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8月6日,中油技服在成都召开推介会,正式发布“启能数智井控解决方案”。这是国内首个油气井控数智化解决方案,由中油技服组织、川庆钻探自主研发。该方案已在川渝等地应用100余井次,引领国内油气井控进入数智化新时代。 5、8月14日+未来可期TG+辽河油田 自主研发技术填补压裂井下监测空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70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伴随页岩油、煤岩气等非常规资源成为辽河油田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压裂技术亟须迭代升级。这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测试精准,广泛适用于常规油藏及页岩油、煤岩气等非常规油藏的套管压裂。全面推广应用后,该技术将助力压裂监测更加精准、高效。 6、8月18日+未来可期TG+新疆油田首台气田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06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在几个月的试运行中,智能巡检机器人每日定时巡检4次,对区域内64个巡检点的201项巡检内容进行仔细识别,单次巡检时长为1.5小时,表计识别及泄漏的监测准确率均达到98%以上。若出现突发故障或重点区域需加密巡查,岗位员工根据现场情况远程下发专项任务,机器人可在恶劣天气下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大幅降低现场员工的巡检风险。 7、8月20日+吵吵+华为联合行业协会发布石油石化行业首个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321&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在2025华为油气峰会暨东方物探样板点现场会上,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撰写的《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会上,华为专家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来自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的近200位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 8、8月21日+阿岩73+四川盆地,再添千亿方大气田!(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36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又获重大突破,由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永川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45.8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这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有效支撑川渝千亿方产能基地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9、8月23日+吵吵+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607&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1650.25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标志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进一步证明红星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成功开拓了页岩气战略增储新阵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10、8月28日+吵吵+中国石化参建全球最大绿氢/绿氨综合体项目+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00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根据近日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签订的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Feed+可转换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SEG)全资子公司——广州工程公司将与西班牙公司组成联合体,为该项目提供前期工程服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有效促进绿氢/绿氨技术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请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支持石油石化行业圈!
夏末秋初,八月悄然退场,九月携希望而来【石油石化行业圈八月份月精华帖】6/7/8月版主-吵吵
八月落幕,挥手告别那些炽热与喧嚣的日子,八月要再见了,告别往日所有的遗憾和失望,告别所有的纠结和迷茫。让九月的阳光,照亮你前行的路,也温暖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愿快乐与我们不离不弃,愿健康永远相伴。下面我把本圈8月的精华帖推介给大家,也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石油石化行业圈! 一、版主本月工作: 1、版主报到帖: 8月1日+七月落幕,八月启航,新的篇章,携梦前行不回头!【石油石化行业圈七月份月精华帖】6/7/8月版主-吵吵+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794&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2、行业周报: 8月16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八月第一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M411Q7a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7&vd_source=6c41ce4830348901da8a7d90916db61f 8月24日+《石油石化行业圈》每周行业快报-八月第二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639&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3、华为专家话题回复: 8月1日+聊聊您在华为云控制台“配置/跨服务操作”方面的体验+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9767#pid6737999 8月7日+高教行业资产管理物联网建设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155#pid6742525 8月11日+智能电动车需求探讨-中大型SUV车型+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43#pid6745335 8月11日+【通话AI智能助理】使用意愿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35#pid6745333 8月13日+大型家用SUV用户兴趣及选购策略+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602#pid6747237 8月14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市场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492#pid6748161 8月14日+新能源车主最近一次充电体验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7973#pid6748160 8月15日+企业办公/经营对网络信息技术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550 8月21日+华为超充品牌认知度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892#pid6754974 8月27日+智能电动车日常使用需求探讨+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513#pid6759197 4、行业白皮书 8月29日+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146 二、本月精华帖: 1、8月8日+高考成功+辽河油田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发生技术获突破+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00&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这项技术推动了蒸汽生产以电代气的突破,为稠油开发开辟了绿色转型新路径,还可助力页岩油、煤层气的开采以及深层、超深层稠油SAGD开发。以往稠油热采依托地面锅炉烧天然气产生蒸汽。这项技术通过3兆瓦井下大功率电加热蒸汽发生器实现‘地上注水、井下产汽’的跨越式突破,消除了沿程热损失,不仅提升了井下蒸汽干度、提高了开发效果,而且减少了天然气用量。 2、8月9日+吵吵+江汉油田首次应用钻井动态测斜技术+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392&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钻井测斜主要目的是测量钻进期间的井眼轨迹,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实现全井筒安全高效钻进。传统静态测斜工序耗时长,存在卡钻风险,其数据的滞后性影响了轨迹优化调整效率。对此,江汉油田结合涪陵工区地层特征,与设备厂家共同研究制定仪器升级改造方案,组织动态测斜现场试验,实现了钻井过程中井斜实时精准测量,有效规避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 3、8月11日+未来可期TG+辽阳石化聚丙烯装置首用国产主催化剂开车成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7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8月1日记者获悉,辽阳石化烯烃部聚丙烯装置迎来重大技术突破,首次完全采用国产主催化剂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企业成功打破对进口催化剂的长期依赖。此次成功应用的国产主催化剂在活性、选择性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满足装置严苛的生产要求。其采购成本较同类进口催化剂大幅降低约30%,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4、8月12日+北方苍狼+国内首个油气井控数智化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047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8月6日,中油技服在成都召开推介会,正式发布“启能数智井控解决方案”。这是国内首个油气井控数智化解决方案,由中油技服组织、川庆钻探自主研发。该方案已在川渝等地应用100余井次,引领国内油气井控进入数智化新时代。 5、8月14日+未来可期TG+辽河油田 自主研发技术填补压裂井下监测空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4870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伴随页岩油、煤岩气等非常规资源成为辽河油田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压裂技术亟须迭代升级。这项技术成本低、易操作、测试精准,广泛适用于常规油藏及页岩油、煤岩气等非常规油藏的套管压裂。全面推广应用后,该技术将助力压裂监测更加精准、高效。 6、8月18日+未来可期TG+新疆油田首台气田智能巡检机器人上岗+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066&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在几个月的试运行中,智能巡检机器人每日定时巡检4次,对区域内64个巡检点的201项巡检内容进行仔细识别,单次巡检时长为1.5小时,表计识别及泄漏的监测准确率均达到98%以上。若出现突发故障或重点区域需加密巡查,岗位员工根据现场情况远程下发专项任务,机器人可在恶劣天气下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检,大幅降低现场员工的巡检风险。 7、8月20日+吵吵+华为联合行业协会发布石油石化行业首个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321&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在2025华为油气峰会暨东方物探样板点现场会上,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撰写的《石油石化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会上,华为专家对白皮书进行了深度解读,来自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及全国石油石化行业的近200位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 8、8月21日+阿岩73+四川盆地,再添千亿方大气田!(转载)+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36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又获重大突破,由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永川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245.88亿立方米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这标志着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有效支撑川渝千亿方产能基地建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保障。 9、8月23日+吵吵+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诞生+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1607&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1650.25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审定,标志我国又一大型页岩气田正式诞生,进一步证明红星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潜力,成功开拓了页岩气战略增储新阵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10、8月28日+吵吵+中国石化参建全球最大绿氢/绿氨综合体项目+https://jdc.huawei.com/jdc/refactor/viewthread?tid=1152008&canSendBehaviorData=true&sceneId=Group 【版主观点】根据近日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签订的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前端工程设计(Feed+可转换工程总承包)合同,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SEG)全资子公司——广州工程公司将与西班牙公司组成联合体,为该项目提供前期工程服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绿氢/绿氨生产综合体,有效促进绿氢/绿氨技术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请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支持电力行业圈!
【转载】全球规模最大柴油吸附分离装置落户广西石化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谭中一 通讯员 刘莉)8月26日,随着最后一组产品分析数据显示全项指标合格,全球规模最大的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在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宣告一次开车成功。作为该项目首套投产的主体装置,此次成功开车不仅印证了装置本身的稳定性能,更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炼化产业高端化、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该装置采用昆仑工程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凭借分子级别的精准调控能力,将柴油分离为优质烯烃原料和芳烃原料,从源头缓解“油多化少”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柔性生产目标,对推动炼化产业链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深度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整套工艺集成吸附、抽余液回收、解吸剂提纯、产品精制四大核心单元,在低温、低压、多介质耦合的复杂工况下,仍能实现运行连续化、操作智能化、产品优质化,可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严苛需求。”昆仑工程公司石油化工专业副总工程师黄丙耀说。  从工艺效能看,该装置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产出的吸附非芳烃可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的优质进料,吸附芳烃则用于增产石脑油、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经测算,其原料综合利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以上,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炼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与抗风险能力,为一体化项目的物料平衡与高效运转奠定了核心基础。  开工过程中,装置团队通过建立工艺模拟模型、系统分析、反复试验等举措,攻克了“吸附剂活化温度控制”“热解吸剂循环流量调节”等8项操作技术难题。“为最大程度压缩开工周期,我们创新采用吸附塔与预吸附塔同步充液的模式,同时通过提高热解吸剂循环流量,有效缩短吸附剂与预吸附剂的干燥脱水时长;在吸附塔投用阶段,更是同步推进系统参数调整与取样分析,让各环节高效衔接。”广西石化炼油三部二级工程师谭晓武介绍道。  凭借这些创新实践,团队仅用14天便打通了全流程,不仅成功实现200万吨级的技术跨越,更刷新了同类型装置的开工速度纪录。来源: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8/29/030172305.shtml
中科炼化抓好提质优化争创更高水平经营业绩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年中工作会议召开后,中科炼化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锚定“站排头、当标杆”目标,以强烈的业绩意识,抓好安全环保、生产经营优化、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全力以赴争创更高水平生产经营业绩,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月至7月,中科炼化累计效益在炼化企业中排名前列。全面提升HSE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安全作为创效之基、发展之基抓牢抓实。全力提升“一利五率”水平,以过硬经营业绩收官“十四五”。抓资源保效益,强化市场研判,拓展高性价比原油、煤炭、石脑油等资源渠道,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成本。抓优化增效益,全力做大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推动产量、质量、效益协同增长。抓拓市提效益,全面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理念,聚焦服务战略合作客户,强化经营思维,以更好的技术服务、更优的产品解决方案拓展市场,切实做到向市场要增量要效益、要生存要发展。抓降本挖效益,围绕物流、外包业务等重点成本费用,分类实施极致成本管控,确保成本硬下降。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现有装置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创效能力。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整体竞争力。
中国石化多项技术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本报讯 记者段景文报道: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中国石化研发生产应用的5项技术装备入选。此次入选的5项技术装备包括:石化机械四机公司研制,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应用于涪陵页岩气开发示范工程、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的8000hp(马力)连续满载电动压裂装备;经纬公司研制,应用于中国石化“深地工程”的260摄氏度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广州工程公司参与研制,应用于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料适应性技改项目的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反应器塔底循环泵;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参与研制,塔河炼化应用于万吨级废塑料连续热解工业示范项目的快速液化深度脱氯反应器;二重(镇江)重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研制,镇海炼化应用于炼油老区结构调整提质升级项目的26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含PSA)渣油加氢裂化一段加氢反应器。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关于“国家支持依托重大工程集中开展科技攻关和集成应用示范”的有关部署,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申报工作及评定工作,此次共82项技术装备入选。
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
今天分享的是:IDC:2025年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报告共计:67页《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白皮书》由石化盈科与IDC共同发布,围绕石油石化产业新型工业化展开深入探讨,核心内容如下:1. 发展形势:全球老牌工业强国的石油石化产业积极利用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的石油石化产业规模庞大、体系健全,但面临能源转型、环保等挑战,需技术创新和能力升级。新型工业化是石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构建现代石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2. 智能驱动:智能化是培育石油石化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人工智能+”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石油石化产业智能化成熟度分为五个阶段,目前整体处于L2 - L3水平。企业可通过认知与规划、探索与应用、深入与普惠三个阶段,提升智能化水平。3. 全链智能:智能化推动石油石化产业在勘探、储运、生产、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勘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勘探工艺、诊断油井工况等;智能储运借助人工智能提高储运管理水平和安全性;智能生产通过融合数字技术提升工厂运营管理能力;智能服务将AI技术应用于销售、客服等业务,提升客户体验。4. 实践引领:壳牌、沙特阿美、英国石油等国外石油石化公司积极开展智能化转型实践,在技术应用、业务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果。这些企业通过培养智能人才、建立创新生态系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 未来展望:石油石化企业智能化发展面临技术集成复杂、数据安全、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产业将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呈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创新导向变革等特征。智能化将促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进入智能化新时代。6. 转型建议:石油石化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明确智能化战略,循序渐进实施,选择具备行业理解能力的技术厂商合作。石化盈科提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多个领域,助力企业提升效率和竞争力,荣信化工智能工厂项目就是成功案例。石油石化产业正通过智能化转型迈向新型工业化,虽然面临挑战,但前景广阔,将为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提供有力支撑。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 运用“密封神器”提高油井运行时率(转载)
https://www.cppei.org.cn/syshkj/detail.asp?categoryId=1812&articleId=2424228月13日,在西北油田采油三厂采油管理二区TP272井现场,巡线人员徐忠山看着干净整洁的井口,指着正在“服役”的“密封神器”称赞道:“以前三天两头换井口密封盘根盒,操作费时费力,如今有了‘密封神器’,省心又省力,太好了!” 截至8月25日,该“密封神器”已运行60天,密封效果良好,降低了巡井维护工作量,提高了油井运行时率。 TP272井由气井转机抽生产后,井口盘根无法有效密封。6月初,采油管理二区高级技师金化线多次到现场查看,发现双闸板防喷器中的密封盘根为锥形盘根,密封效果差,同时,井口采油树位置较高,悬绳器与盘根盒之间距离小,无法加装常规高含水盘根盒。他查阅相关资料,联合技师团反复研讨,结合TP272井实际特点,量身定制出“密封神器”——盘根盒与自动加注黄油配套装置。该装置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同时配套自动加注黄油装置,一端通过引管连接井口盘根盒,一端无线联网中控室,可根据现场需要远程设定加注量。 据悉,该“密封神器”将在该厂TP146井等6口同类井推广应用,为油田清洁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冀东油田陆上油田作业区差异化治理“唤醒”长停井(转载)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9/01/030172411.shtml截至8月28日,冀东油田陆上油田作业区今年以来已成功“唤醒”35口长停井,阶段增油2250吨,全力盘活弱动用储量,有效推动了“沉睡资源”转化为实际产能。   精诊断,摸潜力。针对老区开发实际,陆上油田作业区技术团队全面摸排长停井现状,结合区块油藏特征,从油藏属性、增产潜力、恢复难度、措施有效率、工艺可行性和投入产出6个方面精准“把脉”,按照“控制程度高、采出程度低、效益优、难度小”优先原则,制定差异化治理方案。   施妙策,激活力。陆上油田作业区推行“一井一策”精准管理模式,针对各井症结靶向施策,采用侧钻挖潜、井筒修复、回采提液等差异化措施推动复产。其中,“沉睡”27年的庙25井,经系统评估与精细治理被成功“唤醒”,初期日产油达3.05吨。   盯效益,重评价。陆上油田作业区精细组织长停井恢复工作,完善经济极限产量评价体系,针对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难点,以地下、井筒、地面、管理“四位一体”思路深化效益评价,紧盯节点难点,按效益排序推进,确保长停井优质高效恢复。
第二增长曲线!中国石油半年报彰显新能源大格局(转载)
中国石油上半年“高位业绩”通过半年报发布,透过一串串大数据,洞悉其背后业务结构变化,战略转型与绿色发展亮点纷呈。新能源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聚焦新能源业务高达70%的发电量增速和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深感能源央企航母的与时俱进大手笔。               01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此次半年报开篇,“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快速发展,经营业绩好于预期”之语,彰显创新驱动为引擎的战略转型已初见成效。在半年报业绩回顾中,中国石油用了“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展”概念来诠释,充分说明新能源业务已与其板块之首“油气与新能源子集团”定位的契合。 在其公司官网中,对半年报中新能源业务的描述是:“公司不断完善新能源业务布局,加快推进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风光发电量同比增长70.0%;全产业链协同推进CCUS业务,注入二氧化碳130.5万吨。油气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856.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半年报中,对“科技创新赋能发展,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表述为:“强化创新引领,把创新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油气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第三增长曲线”;聚焦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实施“数智石油”战略举措,推进数智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产业数智化与数智产业化协同发展,实现全产业链效率效能持续提升。”由此想到笔者2022年荣获中国石油新闻奖一等奖的《大格局看三桶油!20年架构调整,如今走到了这一步》一文中,曾就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的逻辑性转变做了前瞻性的预测。今日看来,那时的判断还是符合逻辑:“2021年4月8日,中国石油召开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全面启动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业务架构原有五大业务板块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业务、天然气与管道、国际业务,新调整为四大业务板块:油气和新能源、炼化销售和新材料、支持和服务、资本和金融。业内高度关注的是:油气与新能源并举,国际板块并入,作为四大业务板块之首;炼化销售合并,增加新材料;将资本和金融独立为业务板块,强调其重要性。对应四大业务板块,成立四个子集团:新能源油气子集团,炼化销售新材料子集团;支持和服务子集团,包括中油工程、规划总院、共享运营公司等;金融资本子集团,包括中油资本等金融企业。”4年过去,中国石油始终在与时俱进发展战略逻辑之上一路前行,在致力于主业油气勘探开发的同时,将新能源并行,国际一流综合性能源公司架构日益完善,“国际能源巨头”概念与现实终于汇合在这一天。               02    强大逻辑下的一路上行此次中国石油半年报,联想其多年来的战略思维,除却油气主业的“第一增长曲线”外,“第二增长曲线”与“第三增长曲线”的提出,让业内为之一振。何为第一增长曲线?作为石油天然气为核心的能源央企,为国家经济引擎加油的石油天然气主业,当然是压倒一切的要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目标的推进,中国石油主动顺应能源转型大势,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培育CCUS产业链,完善以地热、氢能、风光电和CCUS等“五大工程”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布局,“油气热电氢”总体布局基本形成,让“基业长青”的“第一增长曲线”浓重上扬同时,积极向“第二增长曲线”的新能源时代递进,并描绘了未来的清洁化、智能化综合能源的“第三增长曲线”。上半年报中称,通过加快推进塔里木上库光伏、青海格尔木风电、吉林昂格风电等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石油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1024万千瓦;风光发电量36.9亿千瓦时,对外供电量19.2亿千瓦时,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7倍和2.0倍;CCUS注入二氧化碳超130万吨,产油超30万吨……已经踏在步入“第二增长曲线”的攀升锚定目标之上。中国现代石油史已过百年,创新引领始终是第一发展战略。时至当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第三增长曲线”成为现实。在中国石油发展战略大格局下,新能源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对于破解发展制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油战略版图之上,“新”字当先,“第二增长曲线”呼之欲出。在此顶层设计中,正在因地制宜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炼化节能提效和清洁替代,积极培育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是国际能源企业当下本色。中国石油作为清洁低碳能源先行者,已经大步走向““第二增长曲线”之路。翻开中石油半年报,从新疆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吉林大型集中式风电、北京中深层地热供暖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到打造“京津冀清洁供暖示范区”,构筑“曹妃甸千万平地热供暖基地”等一批示范工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一批新能源机构的成立,围绕智慧能源、储能、氢能、热能、风能、光能六大领域,正在高速开拓新局。半年报中说,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增资入股国网新源公司,在电网升级改造、跨省区交易、绿电直供、虚拟电厂等方面与国家电网深化战略合作;蓝海(南通)新材料中试基地启动建设,吉林石化至吉林油田CO2输送管道开工建设,塔里木二期乙烯打造“零碳园区”,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实现量产。中国石油已将氢能业务列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充分发挥资源、技术和上下游一体化等优势,科学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目前高纯氢产能8100吨/年。               03    “第二增长曲线”前景如何?半年报发布时,中国石油称,新能源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对于破解发展制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油气热电氢”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上半年,公司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1024万千瓦,风光发电量和对外供电量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7倍和2.0倍,注重增强“新”力量,因地制宜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石油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炼化节能提效和清洁替代,积极培育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近年来,中国石油致力于成为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坚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努力提升电气化率,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提效改造,一系列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成立了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围绕智慧能源、储能、氢能、热能、风能、光能六大领域,统筹培养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石油将持续加大油区及周边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发展风光发电等清洁电力业务,积极争取牵头建设新能源大基地,提速发展地热业务,稳妥有序发展氢能业务,全面构建清洁高效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推动由油气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放眼未来,中国石油将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同时,将持续加大油区及周边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发展风光发电等清洁电力业务,积极争取牵头建设新能源大基地,提速发展地热业务,稳妥有序发展氢能业务,全面构建清洁高效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推动由油气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世界大势,浩浩荡荡。中国石油油气主业的“第一增长曲线”已近高峰,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二增长曲线”日渐成熟,以智慧能源为代表的“第三增长曲线”正在酝酿,且待。
工程建设公司推广应用科技手段助力安全管理
      8月21日,在新疆油田陆梁集中处理站站外废液池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在班前安全讲话前,工程建设公司一线作业人员仅通过扫描“智慧二维码”,就可以简单快捷、清晰明了地获取现场作业安全知识,“智慧二维码”的推广受到现场作业人员的一致好评。该项目由工程建设公司中油(新疆)工程设计分公司承担EPC总承包。项目部创新引入二维码技术,深度融入入场员工安全培训体系,改变了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为作业人员打造口袋里的“安全知识库”,为工程安全筑起一道智慧防线。告别“纸”上谈兵,安全知识“码”上获取。由于以往入场安全培训常存在纸质资料携带不便、更新滞后、查阅困难等问题,项目部运用二维码技术,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新入场员工只需用手机轻松一扫项目专属二维码,即可进入入场培训平台。“入场安全应知应会”知识体系清晰呈现,重大隐患清单、HSE规章制度、作业许可、风险告知、应急逃生、防护用品使用等核心内容一目了然。告别厚重手册,安全信息尽在“掌”握。精准推送“风险清单”,应急措施“随查随用”。根据项目现场不同作业内容及不同工种设置专属的“安全操作卡”及“应急处置卡”二维码。高空作业人员能及时获取防坠落要点与救援流程,动火作业人员可精准了解火灾扑救知识以及逃生路线,设备操作员则能掌握紧急停车与故障处置规范。风险提示精准定位,应急方案触手可及,真正实现了“一岗一码、按需所学”。“动态更新+学习监控”,安全管理双倍提效。“智慧二维码”入场培训后台提高了安全培训的灵活性。管理人员可根据项目进展、季节变化或新识别出的风险,实时更新平台内容,确保所有信息始终处于最新状态。系统能追踪员工扫码学习情况,为提升培训效果和强化重点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安全管理由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科技赋能“最后一米”,使“我要安全”成为自觉。“以前安全规程记不住也容易忘。现在好了,随时掏出手机扫一扫,自己岗位有啥风险、该咋处理,清清楚楚。就像多了个贴身安全顾问!”现场一线作业人员铆工师傅郭胜良道出了这项举措给他带来的便利。“智慧二维码”不仅畅通了安全知识传递的路径,而且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让风险防控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每一位作业人员手中,为项目高效安全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
据央视新闻报道,8 月 30 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海上稠油热采技术体系和核心装备规模化应用取得关键性进展,海上稠油热采累计产量超 500 万吨,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海上稠油规模化热采开发的国家。稠油是一种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且容易凝固的原油,开采难度大。同陆地油田相比,海上平台作业空间小、成本高,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面临技术装备和经济效益双重挑战,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此前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先例。中国海油研究总院杨仁锋介绍:" 目前,世界剩余石油资源中稠油占比约 70%,是各石油生产国实现增产的主攻方向之一。对于高黏稠油,行业内主要采用热采方式进行开发,核心原理是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加热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我国海上稠油热采主要集中在渤海海域,现已建成南堡 35-2、旅大 21-2、锦州 23-2 等多个主力热采油田。
胜利油田工程院牵头推进生物制剂国家项目
  本报讯 近日,由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田采油生物制剂研发及应用2025年度项目推进会在黑龙江大庆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多名专家学者参会。  此次会议旨在全面督导项目各课题研究进展,为国家项目顺利结题奠定基础。目前,该国家项目各子课题全部按进度完成考核指标,研发多种生物聚合物和生物酶产品,成功构建生物酶复合解堵体系和高效生物制剂复合驱油体系及相关工艺,现场累计应用861井次,累计增油52.41万吨。
中国石油首个工业用户燃气掺氢项目试运行成功(转载)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8/29/030172304.shtml8月20日,甘肃省玉门市老市区工业园区燃气掺氢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试运行成功。这既开创了集团公司燃气掺氢示范应用先例,又创造了甘肃省工业用户燃气掺氢实践先例,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天然气与新能源融合应用的技术探索中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消纳问题逐渐凸显。天然气销售公司锚定以新质生产力打造绿色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的战略目标,聚焦甘肃省新能源消纳难题与燃气掺氢技术应用方向,积极推进探索实践。目前,公司已率先在甘肃省酒泉市启动管道掺氢示范项目。该项目主要将省内无法及时外送、暂难消纳的新能源电力,借助先进的水电解制氢技术,转化为稳定的氢及相关延伸产品;随后通过燃气管道掺氢的方式,将其输送至全国各地,由此实现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商业化应用,为打通氢能产业链“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支撑。更为关键的是,这一实践为大西北区域富余的风光资源,精准开辟出一条效能稳定、产能灵活且消纳可靠的供给新路径。   “该项目是打造绿色综合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深化与酒泉市在资源供应、绿电直连跨省消纳、零碳园区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全力打造企地合作的示范样板。”天然气销售公司气电与新能源部总经理李忠伟表示。   自2024年12月项目启动以来,公司凝聚行业内顶尖科研力量,在地方政府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针对燃气掺氢技术的关键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公司以燃气掺氢技术应用为起点,开展掺氢工艺、终端设备用氢适应性、事故特征演化及风险识别控制研究,建立燃气管道掺氢评估体系与标准,构建“掺混—输配—终端利用—贸易计量”全流程应用方案,推动能源深度脱碳和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   该项目落地后,现阶段可实现天然气掺氢比例在5%至20%范围内的灵活调节。按照玉门老市区年用气量1000万立方米、掺氢比例20%计算,燃气掺氢技术应用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600吨,相当于种植树木约8万棵。   “公司将持续开展燃气掺氢利用技术研究,为后续在城燃企业复制推广燃气掺氢技术提供支持,为加快构建中国石油‘油气热电氢’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甘肃省氢能产业链发展贡献力量。”天然气销售甘肃公司总经理田晓龙介绍。
全球规模最大柴油吸附分离装置落户广西石化(转载)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25/08/29/030172305.shtml8月26日,随着最后一组产品分析数据显示全项指标合格,全球规模最大的200万吨/年柴油吸附分离装置在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现场宣告一次开车成功。作为该项目首套投产的主体装置,此次成功开车不仅印证了装置本身的稳定性能,更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炼化产业高端化、一体化发展迈入新阶段。   该装置采用昆仑工程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开发的“柴油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凭借分子级别的精准调控能力,将柴油分离为优质烯烃原料和芳烃原料,从源头缓解“油多化少”的结构性矛盾,有助于实现“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的柔性生产目标,对推动炼化产业链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及有机材料型”深度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整套工艺集成吸附、抽余液回收、解吸剂提纯、产品精制四大核心单元,在低温、低压、多介质耦合的复杂工况下,仍能实现运行连续化、操作智能化、产品优质化,可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严苛需求。”昆仑工程公司石油化工专业副总工程师黄丙耀说。   从工艺效能看,该装置以加氢精制柴油为原料,产出的吸附非芳烃可直接作为乙烯裂解装置的优质进料,吸附芳烃则用于增产石脑油、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经测算,其原料综合利用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15%以上,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炼化产业链的经济效益与抗风险能力,为一体化项目的物料平衡与高效运转奠定了核心基础。   开工过程中,装置团队通过建立工艺模拟模型、系统分析、反复试验等举措,攻克了“吸附剂活化温度控制”“热解吸剂循环流量调节”等8项操作技术难题。“为最大程度压缩开工周期,我们创新采用吸附塔与预吸附塔同步充液的模式,同时通过提高热解吸剂循环流量,有效缩短吸附剂与预吸附剂的干燥脱水时长;在吸附塔投用阶段,更是同步推进系统参数调整与取样分析,让各环节高效衔接。”广西石化炼油三部二级工程师谭晓武介绍道。   凭借这些创新实践,团队仅用14天便打通了全流程,不仅成功实现200万吨级的技术跨越,更刷新了同类型装置的开工速度纪录。